话说萧大侠和杨神医在神侠峰上不期而遇,二人激动不已,回首京城旧事,感慨万千。
十年,弹指一挥间。那年,萧天奉师父巴野子之命,带上师父亲笔信,前往京城拜会一位故人。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萧天方才来到京城。京城之大之繁华,让他目瞪口呆。他真想就此留在京城,干出一番大事业,最让他放心不下的除了师父,还有师妹单芳。
临走前,师父一再叮嘱,“萧天啊,此去路途遥远,要保护好自己,办完事尽快回来。”师妹单芳想着师哥此去千里,更是不舍,直送到十里之外方才依依不舍而别。师妹眼里满含泪水,一路上一句话没说。临别时,方才说了一句话:“师哥,我等你回来”。萧天看着师妹泪光闪闪的眼睛,心中也是诸多不舍,点点头道:“师妹,照顾好师父,我办完事就回。”
萧天在京城寻找师父的故人一连三天,也未找到。就在这时,蒙军大举南下,兵锋直指京城。消息传到京城,一时间鸡飞狗跳,物价飞涨,人心惶惶,朝廷上下开始议论迁都临安之事。其时,宋军与蒙军已在黄河一带展开激战。很快,难民如潮水般涌进京城,不计其数的伤兵残亦陆续回城,京城日益混乱。萧天举目无亲,手中的盘缠所剩无几,又见到京城乌烟瘴气,想着完不成使命无颜回去面见师父,在师妹面前更没有脸面,一时心急如焚。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萧天染上瘟疫,持续高烧,病倒在了街头。迷迷糊糊之中,萧天感觉自己被人扶进了屋子。待他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了床上。
见萧天醒来,一长须道人走到萧天床边,“老弟啊,你终于醒了,你已经昏迷了一天一夜。幸好及时发现了你,否则,此时你可能去阎王爷那里报道了。”
萧天明白过来,满脸羞愧地说:“原来是先生救了我,可我远道而来,已身无分文,无以为报,这如何是好?”
“额,阁下这是哪里话?医者,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更何况如今天下大乱,正是大宋用人之时,我看阁下也非等闲之辈,如能以七尺男儿之躯,救万民于水火,那岂不是我杨某三生之幸?又怎可视而不见、见死不救?”
听道人一席话,萧天情绪高涨,病情似乎已减去三分,乃问道:“在下乃武陵山太极宗师巴野子弟子萧天是也,因奉师父之命进京拜会一位故人,却不想蹉跎时光,竟未找到故人,却生下一场病来,所幸得先生相救,感激涕零,无以为报。敢问先生贵姓?”
“在下姓杨,名三儿。因自幼不忍目睹穷人家生病无钱医治被病痛折磨致死,遂学起医来,至今已二十又一年矣。”
“原来是杨神医,在下真是有眼无珠,请恕在下失礼之罪。”得知道人乃杨神医,萧天愈发敬佩,便欲起身拜谢。
杨神医扶住萧天,说道:“阁下切勿多礼。目前病情虽已稳定,但身体虚弱,尚需静养几日。阁下自在我家静养,无需多虑,待病好后再寻人不迟。”
在杨神医的精心照料下,萧天病情一日减去一半,再一日又减去一半,不到三日,病情已全然消去。这天一早,萧天便起床,在院子里练起武来。萧天的神鞭虎虎生风,令人目不暇接,一套鞭法下来,萧天更觉神清气爽,又恢复到往日神采。这时,一阵掌声伴随着“好好好”的叫好声从院子一角传来,萧天转身一看,原来是杨神医。萧天急忙走过去,双手作揖施礼道:“先生早上好,让先生见笑了!”
“哪里哪里,阁下这一套鞭法打得出神入化,实在让在下大开眼界!阁下神鞭似一条金龙,往来纵横,令人拍案叫绝。可否借阁下神鞭一赏?”
萧天双手递过神鞭,“请先生过目。”
杨神医接过神鞭仔细端详:神鞭把柄上刻有八个篆字,曰“武陵神鞭,天下无双”。按动机关,神鞭可以变长,最长可达一丈三尺八分,收回来时却又只二尺八分,当变长时则如蛟龙出海,当缩短时恰似利剑出鞘,真乃一世所罕见兵器。“此鞭真乃神物也”,杨神医由衷赞叹道,“这神鞭是从何处得来?”
“神鞭的来历,说来话长,听我师父讲,神鞭已有八百年历史,至于如何得来,已无从考证。”萧天如是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