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宜拜祭、洒扫、作灶、安葬,忌动土、上梁、开张。
江樊端着盘果盘,嘴里叼着片桃子,翘着脚坐在抄手回廊的栏杆上,看着一众仆人在院子里进进出出。昨夜晚膳时,赵妙元突然提起晒书一事,天才大亮,画扇画屏二人便领着一众仆人前往两人各自的书房。
赵妙元的过去十几年里,国师不曾为她备下嫁妆,如今小库房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嫁妆,多是当年他向陛下求娶妙元之后,陛下,娘娘们以及太子和长公主为她添的妆。少数是他借太子的路子加进去的,剩余的几大箱则全是赵妙元从国师府中,精挑细选摆进去的各种书籍。
刚刚成婚,还没有把东西全部安置好的那段时间里,他曾经翻看过面上的那几本,全是晦涩难懂的道家经典和奇门玄学。于他是晦涩难懂,于赵妙元却是需要时常翻阅的书籍,因此这类书籍最后都能在西厢赵妙元自己的书房架子上,获得一席之地。至于其他的,赵妙元不太经常翻看的,则连着箱子一起被放在了书房的角落。
往年赵妙元晒书的时候,他自己也要晒书,一整个院子都摆得慢慢当当。等到他晒完书了,赵妙元自己也晒得差不多了。因此,他一直不知道没有被摆出来的那些,都是些什么类型的书籍。
希望也有奇闻异谈一类,否则他实在是不知道,谢淮造假的那本话本要放在哪里,才会不引起赵妙元的注意。只是说来也巧,昨日谢淮才刚打算弄本假话本,当晚妙元就说今日要晒书。仿佛是她早知道他们有此计划,担心计划无法成行,还特意提供了帮助一样。
只是,这应该不太可能,大概是他多心而已。江樊想着,又捻起一片西瓜咬下去。
确实是江樊想多了。
赵妙元之所以突然想起要晒书,纯粹是通过谢淮找尹涵打听消息的这件事上,产生的联想。她猜测,谢淮拐弯抹角,还要凭空捏造出一本话本,为的,就是让尹涵产生联想,然后从自己的藏书里,找到可以参考的物料。
若是如此,她自己的藏书,想必同样会让他们感到兴趣。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西厢的庭院里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几张书案,周围一圈放着一人高的架子。架子上悬挂着画卷,以充屏风之用。为图方便,书箱从角落挪到了书房进门的位置。考虑到这些书籍过去一年都放在阴凉,少有阳光的书房角落,它们成了第一批需要晾晒的书籍。
因为晒书需要常在日光下,赵妙元没有穿她常穿的宽袍广袖,而是穿了一身方便做活又干脆利落的轻薄夏衫。发上未置钗环,只是极为简单的绾了一个发髻。让画屏和画扇把从箱子里搬出来的两摞书放到书案上之后,赵妙元便让她二人去忙别的活计了。
晒书日亦是晒衣日。
江樊透过挂在架子上摇摆的卷轴,看见赵妙元从书案上随手拿起一本书,粗略地检查了一遍书页,确认没有被虫瘿损害的痕迹后,才仔细地将它摊放在书案上。并用一根木制的长尺轻轻地压在书身上,避免它会因风翻动,伤及书页。
赵妙元的动作很慢,每一本书的处理步骤都是一样的。江樊看着她慢条斯理地把书一本一本摊开,感觉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在一旁吃水果。他三下两下地把剩下的几片桃子吃完,端起已经只剩下汁水的空果盘就往小厨房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