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血肉真的能筑成钢铁长城

加入书签


    0405 血肉真的能筑成钢铁长城

    回忆完王铭章将军殉国的整个过程,王亮一句话都不想再说。

    他只想安安静静的,把川军抗战馆看完,一个细节都不要落下。

    这是对昔日的温习。

    谁都有资格忘记,唯独王亮不可。

    因为,川军,与他,血脉相连。

    抗战之前四川军阀因为打内战的恶名举国闻名。

    川军将领没有一个是黄埔名门出身,川军军队普遍素质低下、武器装备简陋粗劣,被称作是杂牌军的杂牌军。

    川军虽然也参与了讨袁护国等战事,但在作战都没有多少可圈可点战绩。

    与*领导下的红军作战,更是败绩累累。

    这样的军队,是不受常凯申及其麾下的央军待见的。

    可是这样一支衣衫不整、装备低劣、鲜见军饷的杂牌部队。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身处与日寇相距千里之外大后方的他们在国难当头之时,没有退却,却毅然拜别家乡亲人。身着褴褛、足蹬草鞋,远行千里,奔赴到抗日前线。

    八年漫长的抗日战争之,有三百万万川人子弟从军参战,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皆居全国之首。

    川军几乎参与了所有的重大战役,每战死的十个抗日军人有一个是四川军人。

    由此,彻底颠覆了当时全国对川军的看法。

    近些年来,不知道为何,王亮听到提及川军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川军,不能遗忘啊!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川军,永远都不能被遗忘啊。

    漫步在展馆,王亮翻阅着一本名为《王铭章殉国与川军抗战》的史书。

    面有着最真实的记载:“一九三七年九月,川军第20军在杨森的率领下开赴海参战。该军是川军最穷的部队,装备也最差。”

    “第20军26师装备是一个连仅有士兵*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支因为使用时间过久,年头过长,连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止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见……”

    “但是以如此装备,杨森的20军26师成为淞沪战役战绩最优的五个师之一,此足以显示川军之英勇。”

    也足以彰显央军之蠢之无能。

    “20军26师官兵在淞沪战场付出了惨重代价,全师四个团长,两个阵亡。十四个营长,伤亡十三个,连、排长共伤亡二百五十余名。”

    “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人……全师四千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六百多人。”

    “26师八0四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一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四个,士兵只剩一百二十余人!向彬在一天的三小时内,由校升校,由校晋升少将。”

    这是史实啊。

    王亮一字一句地浏览着。

    欣慰的同时又不免有些心酸。

    欣慰的是有人没有忘记他们,给他们做了记录,这样一来当后世有心人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有据可查。

    王亮心酸的是那些阵亡了的普通士兵们,别说影像资料,是连自己的名字都没能够留下来。

    王亮记得,在1944年的时候川人在成都东门城门洞建立了一座川军将士阵亡纪念碑,又叫无名英雄铜像。

    铜像造型是一名年轻的国民革命军人,脚蹬破烂的草鞋,穿着短裤,身着旧式军服,打着绑腿,胸前挂着两只木柄手榴弹,背背着一把大刀和一只竹编斗笠。

    他手里端着一支了刺刀的老旧步枪,前倾着身躯,俯身跨步欲出征冲锋状,形态威武,坚毅的面庞正对着东方。

    成都东门城门外,当年川军将士们出川参加抗战是从这里出城的。

    许多人,一去再也没能回来。

    雕塑年轻士兵衣衫的褴褛、装备的破旧是历史真实写照。

    当年的川军将士,衣衫是这样褴褛、装备是这样破旧。

    他们的步枪多是四川土造的单打一,其威力打只土鸡、兔子什么的还能凑合,连手榴弹都是四川土造的麻花手榴弹,在当时的世人眼是根本不堪使用的劣质装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