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南迁之计

加入书签


 自从上次的失败之后,皇太极在面对孙杰时,就变得异常谨慎。

 看着南方,头也不回的带着兵马逃遁。

 甚至都没想过再试探试探。

 没有人质疑他这个决策,尤其是多尔衮他们,跑的比皇太极还要快。

 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他认为, 既然两处地方都有孙杰的兵马,那很有可能证明,孙杰已经将整个延绥镇拿下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杀不进去。

 事已至此,当然是性命要紧。

 有了上次的教训,他甚至连再次试探的决心都没有了。

 生怕城中的守军冲出来, 将他们留在这里。

 事实上, 延绥镇的守军还派出兵马追剿。

 只是皇太极这次谨慎的厉害,距离边墙很远, 只是派一些炮灰过去试探,稍有不对,遁逃千里。

 跑的时候,还不敢汇聚在一起。

 将多尔衮、科尔沁以及其他兵马打散,兵分好几路,为自己打掩护。

 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年那个纵横捭阖的皇太极,如今却成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人。

 大风朝东,将牧草从西到东吹黄。

 在草原上打着转,旋进了京城。

 带着凉爽的秋意,灌进了周延儒家的书房。

 内阁首辅周延儒、吴昌时、英国公张之极、定国公徐允祯以及朝廷大小官员,京城大儒,相坐在书房当中。

 他们此时的心情,就像是已经来临的秋季一样,冰凉,且没有任何希望。

 周延儒不断的喘着气,尽管安坐在椅子上, 可身体依旧不断的颤抖着。

 连连吸了好几口气,这才说道:“诸位,诸位,可有个章程?!”

 周延儒的声音有些哆嗦,磕磕巴巴的说话都不利索。

 能不哆嗦吗?

 将近“二十万”大军就如同土鸡瓦狗一样,瞬间奔溃,这下子,还能怎么办?

 要是孙杰举兵向京城,崇祯为了平息怨气,肯定会把他们的人头交出去。

 退一万步讲,就算崇祯真的缺心眼,要保他们,那孙杰能饶过他们?

 孙杰能把江南杀的人头滚滚,怎么会放过他们?

 一想到凶神恶煞的孙杰,一想到那如同修罗场的金陵,他们打心底胆寒。

 真是笑话,要是孙杰不敌他们,恐怕, 死的比金陵士绅还要惨。

 官军战败的消息,昨天已经送到了京城。

 只是被这些老爷们死死把控, 以至于一时间没有传开,以至于崇祯就像是一个睁眼瞎一样,不知道如今的情况。

 但这事只能瞒住一时,要是不提前想个办法,事情只会更糟。

 众人默不作声,皆闭口不言。

 什么都没有了,还能怎么办?

 事到如今,除非再次拉出几十万大军来,横在陕西和京城之间,不然的话,休想拦住孙杰。

 众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没有人想死。

 头上悬着一把随时都会斩下来的利剑,众人大脑,远转到了极致。

 总有“心思活泛”之人。

 只见末尾有一个黑衣山羊胡须的精瘦中年人,他忽然站了起来,悠悠的说道:“我朝发自金陵,成祖皇帝迁都北上。金陵亦是龙兴之地,此地战事频发,不如坐镇江南,以伺退敌?

 京城四周无险可守,孙贼进逼山西之后,便可进攻宣府,宣府有失,那京城必亡!”

 此言一出,房间中的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众人目光闪烁,他们实在想不到,竟然还有这么大胆的人。

 竟然敢妄议南迁,岂不知前宋南迁之祸?实在大胆!

 “定都京城乃是祖制,说什么去金陵?

 当今陛下,性格坚毅,何以同意迁都金陵?!”周延儒率先开口,声音冷如冰铁。

 除却周延儒之外,其余官员,也都议论纷纷。

 “北地不可失,怎能轻易言说迁都?”

 “当今陛下如何会同意?”

 “此计,实为虚妄!”

 这中年人名叫陈演,是如今的礼部侍郎。

 按照历史的走向来看,他将会是最后一任内阁首辅。

 要说周延儒是东林之沽名钓誉之人,那陈演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陈演尖酸刻薄不说,还极为无能,为官期间大肆排除异己,培植党羽,公报私仇,欺瞒崇祯。

 作为周延儒罢免后崇祯的头号宠臣,他无所筹划,屡屡犯错。

 李自成攻入山西时,崇祯以及群臣本欲调宁远吴三桂撤守山海关,引辽东之兵抵抗李自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