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这些土匪,以后就挖煤吧

加入书签


 随手从俘虏当中抽了几个听话的,控制着他,带着孙杰往后山走去。

 穿过土匪的住宿区,走了没多久,来到了后山。

 后山不是很高,说是山,其实是一个比较高大且宽大的丘陵。

 来到山丘半山腰,一个硕大的坑洞出现在孙杰面前。

 坑里面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黑色石头,不用想,便知道这是什么。

 孙杰眼睛放出亮光,走进了坑洞。

 来到坑底,里面还放着几个用来装炭的竹筐。

 随手拿起一块比较小的煤炭,双手瞬间被染黑。

 又拿起一块,敲了敲。

 听着传回来的声音,孙杰笑了。

 孙杰老家在农村,那里不会集中供暖,每到冬天,都会买煤炭生炉子以作取暖。

 小的时候经常跟着老爹去镇上买煤炭,去的次数多了,也能分辨出煤炭的质量好坏。

 比不上那些专业人士,但日常生活却也够了。

 根据孙杰现在来看,眼前的这些煤炭还不错。

 再怎么说,也是地表矿,用不着打矿井下矿洞。

 在坑里转悠了一圈,然后又爬了出去。

 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那张地图取了出来,那是孙杰从现代搞来的,上面标记着耀州这片地方上大大小小煤矿的所在地。

 毕竟没有准确的定位系统,所以孙杰只能猜个大概。

 “应该是这里,差不多应该就是这,现代的这个煤矿,是耀州最好的一个煤矿之一,不是说储量有多大,是因为开采难度很小,随便找个挖掘机和铲车就能开矿!”

 孙杰很快就确定了这个煤矿,不敢说万分准确,但也**不离十。

 眼前的这个山丘,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山丘。

 外面包裹着的岩石和土层下面,全部都是大把的煤炭。

 这个煤矿对现在的孙杰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能让孙杰消耗很多年,能支撑孙杰很多事。

 重新将那张地图装在身上,又从坑里面弄了一些煤炭出来。

 在不远处生火烧炭,再次看一下成色如何。

 煤炭的火力很旺,烟也很少,刺鼻的气味也很轻。

 也就是说,煤炭当中杂质比较少,也没有那么多的硫化物或者磷化物。

 比不上现代优质的无烟煤,但目前使用倒也够了。

 将火堆踩灭,孙杰站在坑前,一脸感慨。

 “不错,果然不错,是个好地方,是个好地方啊!”

 扭头看向站在自己旁边的陈虎,道:“今天俘虏的这些人,全部留在这里,以后就让他们在这里挖煤,往咱们的驻地运送。

 要是他们敢反抗,直接往死里打。这些俘虏加起来有小一千人,用来开矿和运输煤炭,再合适不过!

 到时候把老三叫来,让他主持这边的事。”

 驻地那边的俘虏远远没有这边多,本来还想着,发现煤矿之后,还要将那边的俘虏往这边运送一些过来。

 万万没有想到,根本用不到。

 这里的俘虏将近千人,用来震慑杀掉的只有几十人,加起来不到一百个,剩下的也基本上没受到什么伤害,正是上好的劳力。

 至于运输车辆,到时候从现代买一些独轮车过来。

 坎坎坷坷的小路,一个又一个的土垣。

 独轮车是最好的运输车辆,一个轮子,通过率高,只要是人能走的地方,几乎都能通过。

 “是!”

 陈虎拱手称是。

 孙杰又在周围转悠,将附近所有能去的地方全都去了。

 折腾下来,天已经黑了。

 那些土匪俘虏,全部都被控制在寨子外面。

 孙杰带着陈虎和赵大顶,站在“大义堂”外面。

 看着头顶的这个牌匾,孙杰摇了摇头,道: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竟然搞出来这样一个东西!”

 “谁知道呢,其实他们听了《水浒》,又或者听了其他话本。”陈虎说道。

 《水浒传》在民间很有市场,明朝末年非常流行。

 崇祯元年,刘兴我刊本《水浒忠义志传》二十五卷一百一十五回,为简本《水浒》代表版本之一。

 活字印刷,大大的消减了印刷成本,以至于《水浒》传遍整个天下。

 就算是陕西大地,《水浒》也非常受欢迎,民间说书人络绎不绝。

 “大义个啥啊,这些人斗大个字不认识一个,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净扯淡!”

 一旁的赵大顶一脸讥讽。

 孙杰笑了笑,走进了草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