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甘黄玉镇纸-第2/3页

加入书签
    因为古人是用毛笔写字作画,一边写字,一边还要防止自己的衣袖沾染上墨汁,所以得用左手扯住自己右手的衣袖才能书写。

    这并不是怕衣袖沾到墨池中的墨汁,而是把衣袖把写好的书信字画给蹭了,因为墨汁彻底干透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镇纸对古人来说非常重要。

    镇纸

    什么材质的都有。

    穷书生有穷书生用的,比如石质的,甚至有重量的石块也能当镇纸。

    达官显贵则就讲究多了,一般是用金、银、铜、玉、瓷来细细雕琢。

    手中这个玉质镇纸颇为小巧,当是书写信件时压信笺用的,所以沈愈远远看去才会误以为是印章。

    并且这也不是什么黄翡,更不是冒充黄翡的黄龙玉。

    而是玉中之王,稀世奇珍「甘黄玉」。

    黄玉,和田玉之一。

    这里的黄玉指的是原生黄玉,要通体一色不能露白。

    也不能由外而内颜色变淡,否则就是黄泌料。

    所以和田黄玉极为稀少。

    在古代黄为贵,属皇族之色,并且黄与皇谐音,属王者之字。

    此镇纸拿在手中玉质晶莹剔透,触之温润细腻。

    周身很素,没有任何的刻字与纹饰。

    沈愈在单肩包里取出强光手电,打光后,通体无绺,无裂,无杂质。

    「真是宝物啊。」沈愈在心里跟自己暗暗说了一句。

    东汉文学家王逸在《玉论》中讲解玉色的精华当为:「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

    所以黄玉中的极品,当如新拨熟栗一般的颜色,谓之甘黄玉,也叫做蒸栗黄,是一种极致的颜色。

    现在沈愈手中的这个玉镇纸便是如此。

    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大藏书家高濂在他所著的《遵生八笺之燕闲清赏笺》中这样写到:「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

    「以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亦有之故耳。

    「今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然甘黄如蒸栗色佳,焦黄为下。」

    华夏收藏古董,尤其是珍贵的古董,大部分都是能在各种古书上找到脉络的。

    找不到脉络的,可能只有元青花这一家。

    那高濂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他的意思就是所有存世的玉中,当是以甘黄玉是最珍贵的,就算是羊脂玉也要排在后边,若你是一个藏玉之人,并且觉得羊脂玉为贵,那是你见识少。

    这虽然是高濂一家之言,但也可看出甘黄玉的珍贵之处。

    高濂兼通医理,更擅养生,还是一位养生学家,他幼时患眼疾等疾病,因多方搜寻奇药秘方,终得以康复,遂博览群书记录在案编成此书。

    《遵生八笺》共有19卷,是总结华夏历代以来日常生**验的集大成的著作。

    其中山川逸游、花鸟虫鱼、琴乐书画、笔墨纸砚、古董鉴赏等知识无所不包。

    其中涉及到古董鉴赏的几卷沈愈已经可说是倒背如流。

    沈愈正在沉思,这时陈小鱼凑了过来,「愈哥,这肯定不是黄翡,也不是黄龙玉,但要注意是不是黄口料啊。」

    沈愈压低声音,「不是,上佳的黄口料虽然浑厚油润外表非常接近黄玉,但仅仅是接近,就像猫跟老虎都是猫科动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