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古画到底能不能揭二张-第2/3页

加入书签
    沈愈根本不用过脑子,随口就答:「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您买的很可能是赝品,其实很多人对于古画不是很了解,也把古画想的太简单了。

    「一副古画能几百上千年流传下来,它已经不是一张纸了,而是多张纸裱糊在一起的。

    「想揭画得到画芯就必然要揭覆

    背纸,揭完覆背纸还要揭命纸,几百年的粘连下,命纸已经与画芯融为一体,揭开后得到的往往是一堆碎片。

    「就算技艺高超,面对的后续问题也非常多。

    「大家可以想一下,你把画揭开了,那画上的题词题诗以及钤印怎么办?

    「你盖章得在原来的地方盖,但又不可能完全重合,现在有显微镜,印痕稍微不对劲,就砸手里了。」

    【开拖拉机兜风】:「您刚才说自己的不会,意思是别人的就会了?或者说这种情况在技艺上讲是存在的?」

    沈愈面色一肃:「凡事无绝对,古代装裱师起了贪念,揭书画表层再加厚装裱给顾客,然后留二层重新作伪出手,也是有这种可能存在的。

    「不过这种事情非常少,因为一旦被发现,无法在行业内立足不说,能收藏名画的哪一个也不好惹,弄不好就丢了身家性命。」

    第二位网友叫作【捡漏也捡钱】,他比较腼腆只是文字提问,「沈老师,据我所知,古玩有‘古董、‘骨董、‘古玩三种说法,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更为标准?」

    沈愈:「董其昌在他所著的《骨董十三说》中是这样说的,「杂古器物当名为‘骨董。

    所谓「骨」,即为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

    董其昌认为鉴赏古人留下的字画,瓷器,玉器等,可以修身养性,乃是君子所为。

    之后,人们把珍贵的古玩便称之为「骨董」。

    骨字有些人感觉不太吉利,又渐渐变成了古董。

    「古董」、「骨董」、「古玩」这三者是一个意思,喜欢喊什么,那喊什么就可以。

    笔墨纸砚,秦汉古玉,晋人书法,唐宋绘画名窑,明清官窑,这些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瑰宝。」

    第三位网友叫作【老王爱收藏】,这是一多岁气度不凡的中年人,他应该正在自己的收藏室中,镜头中满屋子都是字画瓷器。

    面对镜头,他笑呵呵拿出一本古籍,「此书为清刻本的《西游记》,沈老师能不能说一下古籍除了刻本外还有什么叫法。」

    镜头中,书已经被虫子咬的破破烂烂,纸张还有些发霉,沈愈虽然没有当面看到,但肯定是霉味很重,味道刺鼻,因为这个中年人也是直皱眉。

    沈愈没有过多的思考,随口就答:「纸张诞生后,书籍最初都是写本,就是靠手抄写的书,据说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抄本是晋代陈寿抄写的《三国志》。

    再之后则是刻本。

    雕版印刷术发明后,就不需要一本一本的抄书了,刻印即可,书的价格也便宜了下来。

    刻本亦称刊本、椠本、镌本。

    按照书籍刻印的地方不同,又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这三大类,还能细分为监本、经厂本、府本、书院本

    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唐咸通九年,也就是公元868年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三则是拓本,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用纸张摹描金石、碑碣、印谱上的文字。

    第四为善本,什么是善本呢?就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没有错字的古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