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泄密

加入书签


        施宜生离开宋国已有二十多年,此次回来感慨万千。

        山川风月享之不尽,根本睡不着觉。

        他以为往年多有金使来此驿馆住宿,内外墙上一定留有不少文墨,谁知处处都是大白墙,连个墨点都没有。

        施宜生奇怪,他人犹可,蔡松年那么喜好诗词,又有那样的经历,竟然没留下一词半句。

        施宜生感叹之余,在驿馆墙上题诗一首,诗曰:

        “江梅的烁未全开,

        老倦无心上将台。

        人在江南望江北,

        断鸿声里送潮来。”

        这也算是为后来使者开个先河。

        施宜生没想到这首诗日后竟会触动一位宋国名将。

        宋国派吏部尚书张焘为馆伴使陪同招待金国正副使臣。

        张焘是秘阁修撰张根之子,也是福建人。

        他在宋国名声很大,对金国一向态度强硬,曾因得罪秦桧而托疾不出。

        施宜生久闻其名,心里曾指望着见不着他,谁知宋国恰好安排张焘做了馆伴使。

        当时宋国上上下下风传金国日夜造船调兵,宋主不信,不做任何防备,以免假金口实。

        张焘就负了特别使命。

        众人在都亭馆驿中相见。

        张焘看到墙上的墨迹,大赞宜生诗作,说他即使在宋国凭此才华功名亦唾手可得,官位必会在他张焘之上。

        施宜生口中谦逊不已,心里十分欢喜。

        拉着张焘的手向副使耶律翼介绍说:“这就是使南朝不拜受我国诏书的张子公。你可能不知道当年张通古、萧哲出使南朝,南朝已接受我国要求,宋主拜受诏书。当时张公道:一屈之后,不可复伸,廷臣莫得救,曾鲁仲连之不如,岂不获罪于天下万世。最终宋主未曾拜受。真大臣也。”

        张焘谦逊不已,表示没想到施宜生竟然知道这么久远的事情,自己都忘了当时是怎么说的,没想到施尚书竟记得这么清楚,佩服之至。

        耶律翼上前见了礼,心里对施宜生的介绍有些疑惑。

        他不知道,宜生此言其实是跟张焘客气,而耶律翼听上去,却好像在长他人的威风,不像是金使应该说的话。

        张焘向施宜生赠送家乡建窑一套黑瓷鹧鸪斑茶具,道:“这建盏中有施公家乡的泥土和烈火,好自藏用。”

        赠送耶律翼一对龙泉青瓷盖罐。

        说这是他个人仰慕两位金使,聊表敬意。

        耶律翼觉得那只茶碗,黑不溜秋,十分不起眼,不知道宜生为什么会感动得两眼含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