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完颜亮看出敬嗣晖有意引导,笑道:“此事朕早有谋划。朕于贞元三年就想要迁都到南京汴梁,偏偏南京防卫失当,致使大内失火,殿宇尽焚。这一定是宋人为图北复而使的诡计。不过旧殿虽焚,以我国国力,完全可以重新修建。不过此事只是朕的想法,容后再与众卿商议。”

        敬嗣晖刚要称颂,见众臣默然无语,面面相觑,气氛有些尴尬,时机不对,就闭了嘴。完颜亮看见众臣的表情僵硬,没有预想到的兴奋激动,哪怕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也行,质疑好奇也行,若有所思也行,都没有。就像刚讲完一个笑话,众人都一脸严肃,即使分析解释也不会再有效果。完颜亮立刻冷了脸,也不说结束语,起身就走了。

        孙道夫回国向宋主赵构禀告了自己出使的经过,又将金主的话转述给赵构,最后说:“臣听说金主自幼时就府库银财无所爱,傲然有大志。臣以为金人怀藏虎狼之心,觊觎江南之富,只怕要起兵端。”

        赵构最不爱听的就是“兵端”,一听这两个字,眼前都有些发黑,往日的种种不堪和愁闷从似明又暗的眼前一瞬而过,心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下子沉进深渊,又从渊底看到了一丝光亮,张开双臂游了上来。他觉得金主对宋国有点误会,这很好解释处理,绝不至于惹起兵端。

        赵构坚决不能相信战事又到眼前,对孙道夫说:“朝廷待之甚厚,岁币财帛无缺,他们以什么口实挑起兵端呢?”

        孙道夫没个眼色,全不顾念可怜的皇帝内心的痛楚,残酷无情道:“那金主身弑父兄而夺其位,若想兴兵还要找什么口实?望陛下早做防备。”

        高宗不能接受这个说法,他觉得孙道夫的话有些过激了,移开目光,望着不确实的远处,道:“自秦桧死后,金国就开始怀疑我们奉守盟约不够坚决。前一阵还妄传要召张浚复职,金人知道,就更加疑心我们要背盟。其实朕是一心一意要讲和,与民生息,只是金人远在北方,不能尽知。待朕特下诏书,向全民言明朕偃兵息民、讲信修睦的决心。金人自会安心了。”

        宋国宰相沈该见孙道夫每以兵事为念,疑心他要借机引荐张浚复职,很厌恶。孙道夫也知道自己得罪了不少人,为防不测,请求外调。赵构准了,于是孙道夫除知绵州,后来致仕退休。不久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在沈该、汤思退的建议下,高宗颁下诏书:

        “朕惟偃兵息民,帝王之盛德,讲信修睦,古今之大利。是以断自朕志,决讲和之策。故相秦桧,但能赞朕而已,岂以其存亡而有渝定议耶!近者无知之辈,遂以为尽出于桧,不知意由朕衷,乃鼓唱浮言以惑众听,至有伪造诰命,召用旧臣,献章公车,妄议边事,朕实骇之。仰惟章圣皇帝子育黎元,兼爱南北,肇修邻好。二百余年,戴白之老,不识兵革。朕奉祖宗之明谟,守信睦之长策,自讲好以来,聘使往来,边邮绥静,嘉与宇内共底和宁。内外大小之臣,其咸体朕意,恪遵成绩,以永治安。如敢妄议,当置重典。”

        赵构的诏书传到了完颜亮手里,完颜亮看了一遍,将目光停在“近者无知之辈,遂以为尽出于桧,不知意由朕衷”一句,自言自语道:“宋主倒也仁厚实诚。”将诏书搁置一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