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官家的家务事(七)

加入书签


    

    吃晚饭的时候,秦‘玉’贞没见到儿子赵谦。。 手机端 m.忍不住问赵嘉仁,“大郎去了哪里?”

    “他去给他的战友们送遗书去了。”赵嘉仁答道。

    “送遗书?”秦‘玉’贞不解的重复了一下。然后废了不少气力才想起遗书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下秦‘玉’贞讶异的问道:“哪里来的遗书?”

    “我们部队里面参战之前都要写遗书。我也写过。如果光荣牺牲,部队会将他们的遗书送回到家。这次大郎所在的部队经历了多次血战,很多他的战友都牺牲了。大郎要把他们的遗书送回到那些战士的家乡,‘交’给他们的家人。”

    这个问题虽然清楚的解答了秦‘玉’贞的问题,却让秦‘玉’贞更加不解的问道:“那为何要大郎去送。”

    “咱们养的小鸟死了,你还带着孩子挖坑把小鸟给埋了。最后还给孩子们讲故事说,以后埋葬小鸟的地方长出树,转世的小鸟会在这树唱歌。大郎的战友死了,送遗书回家乡有什么问题?”

    秦‘玉’贞听了这么一个解释,立刻说不出话来。养小鸟埋小鸟那是好些年前,孩子们都很年幼时候的事情。也亏得赵嘉仁记得这么清楚。但是想了一阵,秦‘玉’贞突然觉得有些醒悟,她不爽的问道:“你这是在指责我,认为我眼的人命还不如小鸟么?”

    被妻子这么质问,赵嘉仁突然发现自己心里面还真觉得妻子对赵谦送遗书的事情反应凉薄,忍不住出言讥诮。不过这话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承认的,所以赵嘉仁立刻装傻摇头。“绝无此意!”

    秦‘玉’贞其实心里面也有些觉得自己之前的话有些过份,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格外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见到赵嘉仁装傻,秦‘玉’贞气恼的左看右看,最后‘阴’沉着脸坐回到座位。赵嘉仁并没有多说什么,也沉默的坐下。

    在儿子表达想去帮那些光荣牺牲的战友送遗书的时候,赵嘉仁什么都没多说,只是简单的表示同意,但是赵嘉仁心里面想的可很多。他非常希望儿子赵谦通过这件事能够到处走,进而对大宋的基层有更多观察更多了解。

    但是作为心理医生,赵嘉仁深知自作聪明和揠苗助长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赵谦能够放下心的事情算是不错了。这次赵谦参军的经历已经证明赵谦是个非常正常的进青年,所以他的所有反应都在赵嘉仁的意料之内。便是如此,赵嘉仁也险些忘记了赵谦被‘逼’从军而产生的视角障碍。

    赵嘉仁专‘门’安‘插’的指导员感觉赵谦总是和别人不一样,那是因为别人从军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甚至是为了某种理想。譬如在红巾军的报告,张世杰赞扬一个叫做秦莫欢的年轻人,认为秦莫欢这个人保持着驱逐鞑虏光复华夏的理想,所以即便是面对身为地方势力的种种局限‘性’,秦莫欢都能够始终追求进步,靠近大宋。

    和这些人相,赵谦倒是有些认为从军是一种‘发配’,是一种‘降低身份’的磨砺。正是这种想法让赵谦的历练效果大减。然而赵嘉仁也很无奈,有些事情并不是他能做主的。如果是21世纪,赵嘉仁当然可以用平等,用劳动最光荣,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岗位的不同,没有地位的不同,诸如此类的理由来教育孩子。

    在这么一个有着天然地位身份差异的时代,已经有了地位高低意识差距的赵谦已经算是惊人的亲民啦。赵嘉仁实在是不愿意对自己的儿子提出更多不合常理的要求。

    希望这孩子能够在这次经历……解开心结吧。赵嘉仁默默期待。但是他也不知道这期待该对谁讲。

    赵谦出外当兵这几年,家里人已经逐渐习惯了四口人吃饭。吃饭的时候,昨天生龙活虎的赵逊埋头吃饭,吃完之后起身准备离开。秦‘玉’贞却叫住赵逊,“二郎,你看的那个小娘子到底是哪家的?”

    赵嘉仁一听,立刻打断了妻子的话。“二郎,你先回去。我说了让你三天之后来找我,你便按照我说的做。”

    赵逊听完了老爹的话,一言不发的溜了溜了。赵嘉仁等妻子也吃完,问道:“要么咱们去皇宫里散散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