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探亲假(三)-第2/3页

加入书签
    吃完早饭,刘宠的老妈让刘宠坐在自己对面,认真的问道:“我准备给你张罗一下成亲的事情,你觉得可好?”

    “……这个,不好。”刘宠哼哼唧唧的答道。

    大宋的读书人们成亲普遍晚,那帮学业出色的,都希望能够考进士,至少是考功名。那样的话,他们可以鲤鱼跃龙门,自身身价倍增。与更高级别的家族联姻。一般来讲,他们成亲都在25岁之后。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有没有能力已经确定。

    二十出头成亲,要么是赵嘉仁这样十三岁考进士的怪物。要么是现在吏部尚书刘猛这种知道自己不是读书材料,连个秀才都没考的家伙。要么是现在的司法部部长司马考这种名门出身,早早确定了联姻对象的家伙。

    刘宠见到的老爹刘景是二十六岁才成亲,有了刘宠的时候都已经二十八岁了。刘景身为进士,周围的人和他也差不多的样子。在这样氛围里头长大,刘宠觉得自己才二十三岁,距离成亲还早呢。

    对这么羞怯的儿子,刘宠的老妈说道:“大郎。你次写信过来,说你已经是官身了吧。”

    “是。”刘宠回答的很自豪。按赵官家定下的新的官制。叫什么局长,科长,队长,那都是针对部门而言。真正的核心是级别。想成为官员,有两个必须条件。第一个是得有实缺,譬如县税务局,里面的局长是实缺。第二个到现在的说法较模糊,一般认为副科级已经是官员最低级的水平。但是也有看法是副科级是个预备级别。

    现在刘宠作为大宋情报局济南处的情报分析科的一科科长,乃是货真价实的实缺。正科级待遇同样实打实。的确是吏部名册的正式官员。

    听了这么准确的回答,刘宠的老娘继续说道:“既然已经是官员,那自然该成亲了。你那投桃报李的朋友没有联系过么?”

    听到这话,刘宠的脸登时红了。

    投桃报李这个用语来自诗经。是指男女交往的时候互相赠送植物性的礼物。必须得植物,要是抱着大雁去,那是去提亲,不是交往。

    和被奴化之后的化不同,便是到了大宋时代,男女交往也被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普遍认为要给年轻人们创造交往的条件。当然,对国这个礼仪之邦,让孩子们自己瞎整肯定不行。这是一整套交往体系。

    具体操作流程,第一次参加是爹妈带着。也不谈什么成亲之类的屁话,大家是去一起玩。见面之后领着小家伙们做游戏,还有射箭、骑马、音乐之类的活动。参加完之后,不用是如何喜欢,只是较欣赏和想交朋友的话,男生给女生投桃花,女生给男生还以荇菜。

    第二年,小孩子们三月四月书信往来,端午见面。等他们再长大一些,会去参加更多的社交节日活动。玩得好第二年再见面。某种意义,有资格参加这样体系的小男生也好小姑娘也罢,从小会有十多个谈了好多年的对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里面这段,写的是参加这种活动的年轻男子对淑女产生的渴望之情。里面各种娱乐活动,是描写年轻人在节日相聚时参加的活动内容。至于辗转反侧的想念,则是活动结束之后对于心人的心情。

    有了这样的交往制度和过程,成亲之后也会有感情基础。

    刘宠正好在能够参加这个体系的范围之内。被老妈一讲,他也有些不好意思。这几年他在济南工作,和之前的女性朋友也有书信往来。但是这种书信往来与成亲之间还是颇有距离。

    一看儿子的表情,刘宠的老娘果断说道:“若是没有意的,我给你相亲。”

    大宋相亲体系和21世纪的差不多,先是爹妈互相联系,找到觉得差不多的,组织孩子见面。要是觉得好,让组织成年的子女见面。年轻人见面之后若是觉得还好,可以参加节日的活动。通过接触来增加感情。若是接触几次觉得还行,那成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