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加入书签


    “甄家主,除了纸张的买卖,我还想和甄家做其他的生意,比如粮食,报纸,你代理我的报纸发行,我购买你的粮食你看怎么样”。在古代,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粮食了,三国期间的战争,很多都是以粮食告尽而失败。

    所以王硕从现在开始就要收拢粮食,以免战争爆发。导致粮食涨价,而自己治下没有粮食可以买卖,食用。

    甄逸家的商队,主要做的就是粮食生意,而且数量非常巨大,每年都有几千万斤。

    如果这些粮食全都卖给王硕,那么他扩张的步子就可以迈的更大一些了。

    甄逸考虑了一下,也就同意了,“好,不过价格你要和别人一样,而且货款不能拖欠,不够的要用足额的纸张抵押,这点我们要说清楚”。

    “没问题,我有纸张的生意,日进斗金都说的上,对了,甄家主能不能给我招揽一些工匠来啊,无论是泥瓦匠,木匠铁匠都行”。一个势力的扩张,最先开始的就是工业了,如果单靠农业,王硕根本比拼不过本土的那些世家大族做靠山依仗的势力。

    毕竟人家要时间有时间,要积蓄有积蓄,要人脉有人脉,要资源有资源,可以说除了现代见识带来的工业化,王硕和他们比,是一无是处的。

    甄家本来就是大家族,有名的土豪,不但土地数万亩,还有仆人上万,各种工匠也有上千人,要是给他几百,看在这么大的利润上,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王硕开口,肯定不是几百几千了。

    这么大的数量,以甄逸的身家也不由得考虑一下,“王太守,你说个数量吧,要是少的话,我能很快的给你送来,要是多的话,就需要时间了”。

    “呵呵,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工匠不怕多,你只要送来我就要,对了,他们的家属来了也行。具体的待遇,你参考一下第二期的招贤令”。自从第二期报纸发行以后,确实有不少吃不上饭的百姓和工匠来投靠王硕。

    而王硕呢。给他们盖房子,同时分配口粮,让他们参与兴修水利,城墙修缮,道路拓平等工程。

    十多天的时间,王硕就收揽了上万的流民和工匠,不过其中也不是没有隐患。

    上万人除了工匠外,大多都是农民,现在冬天还好些,到了明年的春天,没有多余的土地交给他们耕耘,难道还继续分配口粮供养他们?

    如果那样,恐怕很多人都会有意见了。

    此刻王硕的几个重要任务就是沟通本地世家豪强,从他们手上购买土地。然后分配给流民和工匠家属。

    不过这个年代的土地是万物之本,也是世家豪强称霸一方的一个资本,所以很少有家族出售土地。

    就是限于太守的官位面子,有的家族迫不得已给了那么十亩二十亩的也不够流民塞牙缝的。

    别看这样,但是王硕依然让去各地送报纸的郡兵们收揽流民,并且每带回来一个百姓,就给他们五个铜板的奖励。

    “行,我尽量吧,毕竟工匠真的是有数的,每个地方就那么多工匠,全都拉来了,引起其他家族注意就不好了”。甄逸没想到他口气这么大。

    商议完了商业,王硕就带着他来到常山郡府的大街上逛逛,不过他换了衣服,身边亲卫也都散开,一时间倒也没人能够注意到他。

    如今的常山城,在北方属于彻底的大城市,十多万的人口,聚集在一起,每天的商业贸易就是不少的收入。

    因为现在纸张的量产,印刷的成熟,王硕特意命令沮授和其他家族贡献一些书籍出来,然后每本书印刷上万册,除了保存在仓库以外,还会摆放到郡城和县城的书店,供应普通的百姓和寒门士子买卖。

    “咦,这是什么,怎么这么多人啊”。在书店门口,排起了老长的一个长龙队伍,一个外地人过来,不由得好奇的问到。

    本地排队的老乡说了,语气略带骄傲,“哈哈,这就不知道了吧,一看你就是外地人,小伙子你有福了,这是咱们王太守下令售卖的书籍,每本只要五十钱就行,虽然有点贵了,可是你买了书,回家找人交给孩子,以后咱们孩子也就是士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