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起风了-第2/6页

加入书签
  苏进那四辆辎重车辆也投往山脚那儿的村子,身边商队如流,都是急着赶最后一趟生意,或是回乡过年。

  这场面,与去年榆丘村的场面何其相似。

  苏进坐在车辕前头掌着缰绳看,车夫张四和俩跑堂去了农舍问住处,所以他和另外俩小厮守着摊,闲来时,便是打量起旁边这些堵得人仰马翻的车队。

  “有了有了,前面转口那家说容得下。”他们回来了,而苏进也收回了视线,将握着的缰绳攥紧了,缓缓驱动起马蹄。

  ……

  ……

  同样的傍晚,在汴京,晚霞将陈府屋瓦上的积雪润红,就犹如大堂里头热闹的笙歌燕舞。

  蔡攸的脸上难得挂了笑容,与主家陈次升在宴里吃酒闲聊,大谈人生志向,两边陪着的多是龚原、谢文瓘这些中立官员,不过也有邹浩这个偏元祐系的言官扎在里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女姬的舞姿倦了,士大夫的耐心也快磨完了。

  总该要留两句干货了吧。

  喝高了的蔡攸脖子烧红,开始流露出酒酣意恬后的醉态,这让陈次升开始转起了眼珠,他将舞姬屏退了。

  “蔡郎君胸怀大略,务事严谨,想来明年蔡公新政细务必是郎君操持,只恨我等老儒耳目不便,探不得细目如何。不然也可从旁协助郎君分担俗务。”旁边的这些老儒都是颔首抚须“是啊是啊~~”感慨,不想蔡攸脸色忽然一变,哼的摔下酒尊。

  “休再提及此事。”

  席列大惊,老儒脸上的酒色俱是不翼而飞。惶恐间,还是龚原听出了些异样,小心问道:“难不成蔡公让三郎君协助处事?”他口中所说的自然是蔡京的季子蔡绦,传闻蔡京最喜此子,如此说来,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这次还真是他想错了。

  蔡攸一拂袖子,“如果是自己人就罢了,没想到却是让那卖书的商贩夺了去。当真可恶,也不知爹是怎么想的。”

  众人心里一个亮堂,甚至可以说是思想上的一个趔趄,那卖书的肯定是指苏进了,可是蔡京怎么可能把处政大权分给一个商户,再说……那苏进不是被皇帝降旨不得入仕么?

  这消息炸出来,就是少发言论的邹浩也坐不住了,“蔡郎君此言怕有所不实吧,那苏进早是戴罪之人,.岂有再进仕途之理?”

  旁边一众应和,任谁也不希望多个生人出来搅局,可蔡攸的话却把他们死死地按在了绞刑台上。

  “诸位不知,来年陛下要建新制,效仿熙宁另辟讲义司处分军政重事,今后凡三省所出文字皆需通过讲义司审议方可成行,而这讲义司总详定一职则由家父推荐,而家父所荐之人正是那卖书匠。”

  他恨恨的与这些老头大倒苦水,“起初攸亦不解那卖书为何能避开罪罚。其后才知当初官家只罚其三省绝录。但其余建制并不作限,是故才有今日之祸。”

  这份的解释。把这些人最后的稻草全部没收,半天,没说出话来。

  他们是知道些苏进和蔡京的关系。但也只是以为蔡京对后辈的提携,可眼下……就绝对没有那么简单了。

  讲义司总详定?

  如果按照熙宁变法时的条例司替代的话,那他岂不就是……

  陈次升额头上沁出豆大的汗珠,并且慢慢的顺着脸颊滑下去,而那被晁补之推来探风的邹浩更是连酒尊都握不住了,他用力的把卡在喉咙的唾沫咽下去,几乎已是颤抖着喉结问他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传闻,官家有意对元祐余官进行登籍造册,且不知是真…是伪?”

  那头意兴阑珊的回道,“是曾有过耳闻,家父让那卖书匠进行分等编录,可他一卖书的能懂得什么?这朝廷啊……怕是又要糟下一番冤孽了。”

  轰的一下,邹浩胸口一阵气血翻涌。

  社稷休矣!

  ……

  ……

  小道消息,尤其是震撼的小道消息,在这个不大的士人圈子里很快就能传个通透,以陈次升的府邸为中心,一圈又一圈的呈涟漪状辐射。

  入夜亥时,天黑的只想让人打哈欠,可就是这个时间,麦秸巷里的李府却灯火通达,并且陆陆续续的有七八辆马车驶过来。在一片马喑奴吁下,李氏一族的族人纷纷下车,年迈者在家仆的搀扶下跨进门槛,虽然头顶一直在飘雪,但门前的台阶却一直维持着它的原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