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太学

加入书签


  东京城上的碧空浆白如洗,几只单燕略过。

  书斋天井里,苏进撸着袖子,在两个活字板韵轮里整理那一堆泥活字,这两千多个撰着反文的小印章,都是常用的字,按着字韵也整理了好些日子了,可还没完。陈午那小子也是乐此不疲的又一早过来踹门…

  “土包子!快开门!是爷们的就跟我去蹴鞠!!”

  苏进现在是门都懒得开了,结果还是庄舟过来才把门给开了,那小子兴冲冲地跑过来质问他,不过苏进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不管陈午说什么都不跟去踢蹴鞠了…

  “土包子,我这儿有长庆楼元宵文会的请帖,我知道你们这些臭穷酸都喜欢去这些烟花场所,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如果你跟我去蹴鞠,这帖子可就是你的了!”

  苏进摇着转盘,嘴里念着字韵整理活字,“施……恩,在这边……”

  ……

  “嘭”的一声重重的甩门从外堂传过来。

  庄老头探过脑袋小心问:“苏家少爷,这样不好吧?”

  “嗯……隆、这个……后鼻音,应该是在这个格子……”

  “……”

  庄舟也是自找了个没趣,于是安安分分的刻雕版模子了,上回敬元颍一剑把近百块雕版送进了炉灶,损失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老头自然是要加紧赶制,昨儿还接了隔壁延庆观道士的一百册道德经,可不敢打马虎眼。

  今儿一早、那贺记曲乐坊又是送来新的陶笛,自从上一支中音C调完成后,就让他加做了一只高音C调。拿在手里小巧玲珑的,熏烧的手感还是很好的,淡淡的草木灰,闻着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苏进也是痛快的把余钱结了,不过等翻过钱袋子一看,这个……看来得赶紧赚钱了,活字盈利周期太长,估计靠自己一个人、还没等回收成本,人就已经烂在大街上了。而陈守向那边态度还不明确,上次说是要考虑考虑,不过几天都没影儿,估摸着是敷衍了,看来有必要找一门迅速来钱的生意。难不成真要造玻璃炼钢铁……好像蛮能来钱的,不过这种东西……如果真出来了,怕有悖自己的初衷……

  不自由了。还是闷声发点财比较实惠。

  “苏家少爷,我这一忙啊、倒是忘了……”

  庄老头扶着脑袋走过来,“昨儿陈老爷让我跟苏家少爷说一声,说是……您上次那活字的事儿、他同意了,不过前提是您得在太学好好听课,不要太执迷于商途、以致本末倒置。”

  苏进按住转盘,抬头确认,“此事当真?”

  “陈老爷是这么吩咐的。”

  呵~~这老头倒是有意思,既然应下了活字的事,却还让自己好好读书……看来、也是个好面子的人。我倒是要晾他两天,看他坐不坐得住。

  也正好了、去那太学溜溜。

  其实……他也是个好面子又很有玩性的人。

  ……

  ……

  北宋太学,坐落于明德门直出御街武学巷横街东、与武成王庙隔街而望,学堂处所的前身是锡庆院,地方较小、几度重迁。不过在风雨飘摇了数十年后,最终还是挺了下来,如今太学招生放开门第限制,生额近三千人,已故朝廷特加赐朝集院房舍五十楹以供授业,远远望去,学斋屋舍连云如山峦起伏,瑰丽雄姿。再加上之后王安石三舍法推行,使得太学的发展开始真正走向鼎盛,眼下单以声势而论,已经压过隔壁国子监了,而且太学史上譬如胡瑗、孙复、石介等知名直讲门生广布,那些门生、不是成了如今庙堂之高的宰执辅臣,便是享誉文坛的鸿儒大家,这也使得太学在仕林的地位被无限拔高,如今、俨然成了中央官方学府体系的主体中心,地位远超四门学、广文学、武学、律学等旁支学府,乃是北宋学子至高无上的学府圣地,堪为后世的北大清华。

  这太学里边的布景规划也无处不是充满着文人的雅趣。倒插入池的怪石头顶、有人执着笔正往上爬……题字,下边有男装的女学生招手鼓劲。参差的茂林修竹里传出野禽声,一只野鸡跌跌撞撞的跑出来,“咯咯咯”的、惊慌极了。路头倒栽着的一块磐石被几个学子齐力扶正,放一张棋秤在上面,旁边围满上人……弈棋。

  来来往往的甬路小道上,尽是学士巾的学子生员,言谈欢笑着。梅林竹树间,有谈论诗词、有贬针时政,当然…也少不得雪月风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