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尴尬的商业谈判-第2/3页

加入书签
    科普一下,耗油早就有,而且此时还不是酱油冒充的玩意儿。至于炸河虾和炸豆腐等,都比较简单,就不用提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新式摊位至此正式试营业。

    没想到最好卖的还是桶装油,

    色泽金黄,清香扑鼻。

    不说跟荤油相比如何,毕竟这年头胆固醇之类的真不算啥事儿,但要说是独辟蹊径的一种美味,则不算夸张了,而且看食物包装,就知道以张洋曾经的工资水平绝对买不起。

    青翠的竹筒,经过简单的油侵散发着玉质的光芒。

    更妙的是,又不是在分工特别细的社会,手艺活儿人人多少都会点,例如大叔雕刻的图案就相当不错。

    那个拿着寿桃的老头儿,还有仙鹤在旁边飞舞,在加上快编织出花来的细麻绳一捆,肯定比月饼盒或螃蟹绳子受欢迎。

    价格是不可能亲民的,多一次加工,就多一层利润嘛。

    大叔的试营业,效果真的非常不错,每天清晨,往往是锅里的油刚被烧滚,就排满了食客,各路土豪简直是趋之若鹜。人们来这里吃饭,根本不用考虑坐那。

    在大多数时候都很难找到座位。以至于不少老饕干脆拎着自己的食盒,打回家去享用。

    遗憾的是,食盒这个东西早就有,并且人家的还高端大气上档次,根本不是连漆都弄不出来的众人可以反超的。但大叔不在乎,他好像是一个特别容易知足的人。

    科普一下,漆器在封建社会可是实打实的高技术产品,一般人根本摸不着门径的。

    而张洋,在哄好自家未来老婆之后,剩下要干的事情当然就是带头致富的事儿了。

    因为有示范作用,也用不着浪费什么口舌,想要为改善生活搏一把的乡民们就已经跃跃欲试。毕竟当下的年代,人们的观念极为淳朴,丝毫没有怀疑他们是骗子,无形中省了不少口水。

    就是谈判挺让张洋尴尬的。

    说起这事,古代的乡民真的非常淳朴。不接受分成的生意还好说,怕风险嘛。

    但工钱给高了这些人反而不干就真的挺能见人品了。

    后世谈雇佣价钱都是双方一个拼命压价,一个拼命抬价,这里也是,可压价和抬价的人刚好反过来。不少家伙明明都快衣不蔽体了,还要傲娇地宣称不接受施舍。

    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也远超后世人的想象,简单的榨油装置和竹筒做法交出去后,胡子都白了的老爷爷当即就要磕头拜师,好不容易才拦住,就马上以祖宗的名誉起誓绝不泄露。

    呃,古人起誓可不是向后世人那样近乎随便乱说。

    这年头不相信有神灵的人还是存在的,而且不少,可不尊重自家祖宗的人则绝对没有。

    哪怕其本身是十恶不赦之人。

    不然佛教后来也不会改革让僧人全姓释了,此举和原产的佛教教义压根不挨边。

    爱死这个可爱的时代了,张洋一感动,那种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江湖草莽气就冒了出来,于是又教了他们不少吃的。所以嘛,集市上鸭血汤、卤煮、炸灌肠等等纷纷冒了出来。

    一时间,镇江人士颇有口福。

    而猪脚,在捋清了自己的事业之后,就准备好好给寺里贡献一下厨艺。毕竟人不能活成独夫,上辈子的他因为社交恐惧症的原因就老吃这方面的亏。

    说干就干,好在我国不流行苦行僧的教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