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恩师英明-第2/4页

加入书签
        “长史一口唾沫一个钉,他说啥就是啥,我们要是不去借他反倒不高兴。”

        李有为生怕这个苦尽甘来的老兄不好意思去借钱粮,又抬起胳膊指指四周:“看见没有,方圆近千里都是长史的。这白沙城里以前只有叶勒王一个主人,不管那些奴隶奴婢,还是那些染坊、纸坊、果子坊、铁器坊,现在全是长史的。”

        原来韩长史家大业大,赔得起。

        张陵点点头,没有再问。

        ……

        与此同时,韩士枚正在挑灯看余望里下午刚整理好的回归唐人名册和履历。

        义子帮着解救回的三百二十七个唐人中,有一百九十三个老卒,老卒中又有七十三个老府兵。

        韩士枚看完履历,抬头叹道:“叶勒部人丁虽不算多,但九族杂居,地域又大,且三面环敌。想把叶勒部治理好,比在关内做州牧都难啊。”

        “恩师独贤,边之多幸。有恩师在,定能把叶勒部治理好!”余望里连忙放下手中的公文,拱手道。

        他现在不只是守捉使府的首席幕僚,而且被韩士枚收为弟子。

        奏授的文书已经呈上去了,过不了多久便是白沙守捉城的参军,经制内的从八品下。

        其实想做官很容易,韩平安曾把一锦袋官印倒出来让他自个儿选,官职最大的是叶勒大都督府司马,从四品下!

        但那是羁縻大都督府的官职,那个从四品下只是“视同”。

        韩士枚觉得这个弟子是安西难得的人才,帮着重新规划了下入仕之后的路径,认为弟子要做就做经制内的官,接下来还要好好栽培,送他去长安考进士。

        因为父亲的关系,余望里对光宗耀祖本就有执念,觉得老师这么安排最好,真正感受到了知遇之恩,恭维起老师更是张口就来。

        韩士枚总是被儿子怼,很享受这种被恭维的感觉,笑道:“地域太大,事情太多,这些天可把你给累坏了。”

        “学生不累,能追随恩师,乃学生之大幸。”

        “几天没好好歇息过,怎会不累。”

        韩士枚举起手中的名册,话锋一转:“都说路到桥头自然直,前几日无人可用,你我师徒忙得团团转,现在有这么多能用之人,今年便能稍稍松下口气了。”

        余望里恭恭敬敬地问:“恩师打算用这些老卒?”

        “为师打算用这些老府兵,别看他们年纪虽大,可都是关中的良家子啊。他们年轻时品行良好,家有田地,且大多上过学堂,个个断文识字。当年是争着抢着做府兵,是一心想着建功立业来安西的。”

        “原来如此,恩师英明。”

        这孩子都懂事儿,不像三郎哪儿都好,就是不尊重长辈。

        韩士枚觉得余望里这娃将来一定能大作为,爱才之心更盛,放下名册循循善诱地说:“三郎不是要办学么,三个月能教授出个啥?当务之急是让那些学童能听懂我大唐官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