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4/7页

加入书签
    次日,荀攸赶赴许都,到达许都,他先是来到叔父荀彧的府宅,见着荀彧,荀彧有些惊讶,“公达怎么来了?”

    荀攸是曹操的得力谋士,如果没有重要的事荀攸是不会离开曹操的。

    “叔父,侄儿此来是有重要的事办,故过来先通知您一声。”

    荀彧忙把荀攸拉进屋里,小声问道,“有何要事?快快讲来。”

    荀攸道,“曹公此次派我来是向皇上奏明,要朝庭内的文武大臣及诸位将军的家眷都搬至邺城,朝庭内只留下您、赵温、郗虑、孔融、华歆等几个大臣辅政,表奏郗虑进光禄勋、华歆进侍中、孔融进少府,总领朝庭事务。”

    荀彧听罢半晌不语,表情极为凝重,他仰天长叹了一口气,道,“这是曹操要夺皇权啊,和皇上分家自治,这和谋纂有何区别……”

    荀攸大惊,忙堵住荀彧的嘴向外看了看小声道,“叔父怎可乱讲,这是要掉脑袋的。”

    荀彧又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大汉没希望了……”

    次日上朝,荀攸将曹操的表奏呈给皇上,献帝看罢沉思不语。

    荀攸道,“皇上,曹公的本意就是把军政主力放在北方,北方的袁氏势力还存在,且北方更有匈奴、鲜卑、乌桓游牧民族常常抢略边境,曹公将军政迁至邺城,主要是为了便于抵御他们、征剿他们。”

    献帝还是不甘心,向群臣问道,“诸位大臣可有异议?”

    少府孔融奏道,“皇上,曹公连年用兵已致国库空虚、民众饱受战乱之苦,今又欲将朝庭军政官员迁至邺城,此乃有僭位之嫌,请皇上明鉴。”

    荀攸道,“皇上,曹公此举是为了战时减少往奔京师之苦,志在必得,望皇上恩准。”

    大殿内哑雀无声,献帝想了想,叹了一口气,无力地道,“准奏。”

    退朝以后,献帝回到皇宫内庭,伏皇后见献帝郁郁寡欢,便问,“皇上今天怎么不高兴?”

    献帝忽然忿怒起来,“曹操要把朝庭的军政要员都迁至邺城,朝庭大臣只留下荀彧、华歆、郗虑、赵温等几个人,他曹操是什么意思?我这不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了么?”

    “皇上,曹操心怀不规,这分明是要和皇上分庭自立啊。”伏皇后道。

    “可这又咋办?”献帝一摊双手。

    伏皇后也无语了,半晌才道,“幸好我父兄没有被调离京师……”

    “可他们在又有何用!”献帝有些激动,“到处都是他曹操的人!侍卫、御林军、军队,哪一个是我们的!”

    伏皇后道,“当初曹操废董贵妃之时我给我父写信要我父密谋曹操,可我父至今都没有动静,现曹操势力愈大,权倾当朝,我担心天下早晚被其窃之,皇上应想法应对才是。”

    献帝大惊,忙环顾左右道,“此话万不可乱讲,若传到曹操耳中必招祸端,以后不要再提此事,切记。”

    “唉……”伏皇后无力地叹了口气。

    荀攸办完事后回到邺城来见曹操,“主公,事情都办好了。”

    “都办好了?”

    “是的。”

    “皇上可有何反应?”

    “皇上很理解。”

    “朝中众臣可有何反应?”

    “只有孔融出来反对此事,并且孔融贬低主公北上用兵之意。”

    “嗯,这个孔融自持孔子后裔,狂悖自傲,一向与我作对,早晚必除之。”

    “主公既有此意为何不将他调离京师反而还要给他加官进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