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铁骨铮铮 王山长-第2/2页

加入书签
  且得益于这位大方的顾同学,十日方才有一餐的荤腥,改为了五日一顿的大肥肉,稀粥还能管饱。

  这让许多囊中羞涩的学子,不由对这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顾同学心生好感。

  让顾廷烨许久不见动静的善功有了变化。

  当然也有对这位顾同学不满的,比如说来自穷苦人家的常教谕。

  常教谕今年五十有六,出身贫农之家,家里四个兄弟姊妹,幼时四个姊妹共穿两身衣衫,直到稍大了点才有了自己的隐私。

  八岁开始常教谕靠着给私塾的先生放牛养鸡,端茶递水,倒夜香获得了一个在门外蹭课的机会。

  就凭着这样东听一点,右学一些,常教谕十四岁考上了秀才,可谓风光无两,被誉为神童。

  之后,常教谕犹如话本中的主角,一路风生水起,连考连中,一路考上了举人。

  可就在常教谕将要考上进士,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当时朝中党争激烈,已经到了最为严峻的时候,双方你来我往,斗的不亦乐乎。

  而常教谕就属于旗帜鲜明的站在范文正公一边的拔尖学子。

  很不幸的,范文正公轰轰烈烈的改革失败了,新政就此没了下文,几位先驱也相继被排挤出权利中心,自身难保。

  彼时的常教谕作为举子中最为突出的几人之一,也糟了殃,因发表过支持变法的言论,遭到了勋贵官僚们的针对,在科场上再也没有丝毫建树。

  屡考屡败的常教谕最终心灰意冷,对朝堂失去了信心,不再科考,整天以酒度日。

  幸好韩大相公等人复起,亲自相劝,这才让常教谕又重拾了往日的雄心。

  只是经此一劫,常教谕对朝堂的风云变幻和勾心斗角深恶痛疾,决意不再踏足朝堂,可又舍不得自己的一身所学,便在友人的帮助下来到了白鹿洞书院教书育人,传播学识。

  又因变法失败,皆是官僚勋贵、世家豪族从中阻挠,还为了报复支持新政的学子,害他屡试不第。

  所以常教谕一听顾廷烨的出身来历,以及穷奢极侈、挥金如土的作为,没由来的就是一阵鄙夷不屑。

  后来又听闻了顾廷烨这些年的恶名,那更是对顾廷烨将成为他的学生一事,疾首蹙额,非常不满。

  于是,常教谕这个平素里的好好先生,难得的板着一张脸,寻到了有阎罗王之称,此时却喜笑颜开的王山长。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