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看不懂-第3/4页

加入书签
  李明智说到但是的时候,后面原本是想继续说哥德巴赫猜完整的证明过程的事情的,可他却是好像又想到了什么,连忙又对周明问道:“你上次申请优青的那个大豆项目究竟具体是什么?你这次和我说的详细点,别再像申请优青项目的时候那样,那样太过笼统了。”

  原来,李明智这几天帮周明去试验田看大豆的时候,发现了周明试验田里的大豆与他以前在田里见到过的大豆有很大不一样。

  如果是二十世纪八十二年代之后在县城里出生的城里人,倒是有可能从小到大都没去田里干过农活,没在田里见过大豆。

  但李明智是1948年出生的,他下过田,在田里见过大豆,而他这几天在周明种大豆的试验田里见到的那绿油油的豆叶、豆杆和大豆壳,很明显超出了他的认知。

  这倒不是因为周明的超级豆长得和其他大豆有什么不同,从外观上看,周明的超级豆和一般的大豆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而是因为他这豆秆上的大豆明显要比李明智以前见过的多不少。

  为此,李明智还专门询问过科大农业方面的教授,现在世界范围内亩产大豆最多是多少。

  而那位教授给出的的答案是,现如今是丑国的大豆出产率最高,平均单产已经达到426.7斤/亩,亩产量最高记录为一千两百多斤。

  李明智从这位农学教授这里得出结果后又回试验田一算,发现就算是丑国的亩产量最高记录也还是比试验田里预估的一亩地产生的大豆要少不少。

  正是因为发现了周明在大豆试验田里的事情,所以李明智才会有如此一问,这也是他今天晚上特意跑过来的原因之一。

  只不过因为哥德巴赫猜想给李明智带来的震撼同样不小,所以在来到这里之后他一时竟然给忘了询问这件事了,直到现在才想起来。

  “就是大幅度提升大豆的一些抗病性、抗倒性、抗旱性、抗虫能力还有耐寒性以及出油率这些。”周明解释道。

  周明这个解释其实已经够逆天了,其他课题组都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来,这一个项目能够大幅度提升其中任意一项能力就已经很不错了,足以被官方媒体当做头条来报道了。

  但李明智此时关注的却并不是这些,他连忙又对周明说道:“行了行了,你直接和我说说你预估试验田里的那些大豆,亩产能达到多少斤就行。”

  周明预估试验田里的大豆能亩产多少斤,这才是李明智现在最想要知道的事情。

  “现在试验田里的豆子是最好的情况了,大概能一亩能达到三千斤左右吧。”周明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明智张着老大的嘴,一脸目瞪口呆的模样。

  虽然李明智此时已经被周明惊的说不出话来,但他嘴里还是还是发出了一声代表不可置信的“啊”来。

  “当然了,如果是上面准备大力推广这种超级豆的话,因为地点、环境等其他各种因素,平均亩产肯定是达不到这么多的,我估计平均的话,应该每亩也就一千多斤吧。”见李明智那目光呆滞的表情,周明连忙又解释道。

  “三千斤、三千斤……”李明智嘴里重复着周明刚刚说的数字,随后又道,“一亩三千斤,就算按你说的推广之后因为各种因素平均每亩只有一千多斤,这也不少了,非常多了。人家丑国平均一亩也在四百多斤呢。”

  “你这简直就是一颗重磅炸弹,重磅炸弹都没你这个炸的响,应该说原子弹。

  你这个研究一旦被传出去,恐怕不仅仅是国内震动了,整个国际社会都会震动,四大粮商的股票到时候恐怕也会大跌。

  嘿嘿,不错不错,不愧是我看中的,我听说你和陈文、陈云两位教授合作的人工智能准确预测蛋白质项目也快出成果了?我当初可真是给科大挖了一块金山回来。”李明智说着说着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都笑出了声来。

  不过,很快他就将话题又转到了哥德巴赫猜想上。

  “我刚才要说,这个证明过程有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短时间内我肯定也看不完,所以也不能确定。别说我不是专门研究数论的了,就算我是专门研究数论的,也不可能短时间内理解地看完你这篇证明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