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新奇的模拟-第3/4页

加入书签
        很快时间便来到周明三十七岁的那一年,这一年是2030年,在前几次的场景中,周明已经知道此时的祖国已经实现了统一,并且在科技发展上也是一年一个台阶,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真正实现了科教兴国。

        而此时,周明周围的环境也变成了一个食堂,模拟中未来的周明此时正坐在食堂的一座饭桌前,一边啃着肉包子,一边刷着手机新闻。

        “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老龄化加重,出生率逐年下降,退休年龄增加到70岁和65岁”这条信息也是周明在刷新闻的时候看到的,新闻里只说了将退休年龄调高的事情,而“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老龄化加重,出生率逐年下降”则是在评论区里一条被点赞最多的评论中提到的。

        很快,周明周围的场景又一次变换,此时他周围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厅,该大厅的最前方墙壁上是一个巨大的屏幕,屏幕中是一堆机器人和刚刚竣工的一节一节圆柱形的基地仓——月宫。

        而大厅里,则是一片欢呼之声,一群穿着浅蓝色衣服的科研人员正和一位年轻人拥抱。

        这位年轻人正是周明,而他们此时欢呼的,正是在欢呼基地的顺利竣工,而这次月球基地建造的总工程师正是周明。

        不仅该基地是在周明的指挥下建造完成的,就是该基地内使用的那一套可形成自循环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同样也是周明所完善的。

        其实早在上世纪的时候,m国便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的沙漠中建造了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为地球是生物圈1号,所以他们将其称之为生物圈2号。

        生物圈1号由m国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艾伦发起,是爱德华·p·巴斯及其他人员联合几家财团联手出资主持建造的,其主要投资者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几乎完全密封,占地12000平方米,容积达141600立方米,由80000根白漆钢梁和6000块玻璃组成,耗资1.5亿美元。

        从1991年9月26日科研人员首次进驻生物圈2号,到1993年6月26日科研人员走出生物圈2号,他们一共停留了21个月。

        在这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生物圈2号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大气组成比例无法自行达到平衡,水泥建筑物影响到正常的碳循环。

        另外,还因为缺少足够分解者作用,多数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或生殖而灭绝速度过快等种种原因使得这次的“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

        而模拟器中未来的周明对于月球基地内使用的那套自循环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则是他在以前的模拟中获得的相关知识,这些相关知识都是在吸取了失败的生物圈2号经验之后,再加上后来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后又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保留的珍贵知识。

        有这样一个丰富的知识,周明自然能够将国内的这套生物圈完善起来。

        ……

        【四十六岁,你脑海中的未来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其他学科的科学技術,都已經成爲现实。国内生物学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于国际上遥遥领先,其他领域的科技也比其他发达国家领先数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