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们虽然心里都挺高兴,但又是各揣心思。
白建设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他终于知道了28拖拉机和50,60马力拖拉机的差别。
28拖拉机确实稍有厂,他的拖拉机三天也不过才加了五十几块钱的油。
而烧油最多的60马力拖拉机则加了近八十块钱的油。
在烧油上,二八拖拉机确实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在挣钱上他也具有先天的劣势。
仅仅三天时间, 50、60拖拉机比二八拖拉机多挣了70块钱。
平均一天二十多,这一年下来差距是多大?
能差出一台60拖拉机的钱。
这不能忍!
白建设就有了把28拖拉机换成60甚至50拖拉机的想法。
这个想法如果想获得通过,他家的河东狮吼不点头是没什么卵用。
今天晚上他准备好好下下功夫,哄老婆高兴然后再提出换车的计划。
石匠和养车户的钱全发完了,江宇手里还剩一万块钱,这些钱就是他自己的了。
去除所有的费用还有六千块钱的盈余。
江宇给石匠开完钱就骑着摩托来到了鞋厂。
那些新手打夜班儿, 他作为厂长不过来看看太说不过去了。
再说打夜班儿,给打夜班的员工准备夜班饭, 不填饱肚子干一夜活, 这不人道。
今晚鞋厂里打夜班儿的还不止一个箱包车间,今晚制鞋车间那些新招收的员工也开始打夜班。
鞋厂的大门关的严严实实,大门外聚集了一堆狂风浪蝶。
自从鞋厂开始营业那天起,这里就没缺少这个群体。
本大队和附近大队的小伙们闲着没事就会跑到这里卖单儿,期待天上有馅饼能掉到他们的头上。
对这种现象江宇不反对,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这是人类发展的本能。
年轻人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只要不扰乱工厂的秩序,他还是很支持年轻人互相来往的。
江宇从小门进了厂子,在制鞋和箱包车间转了一圈。
箱包车间和制鞋车间今晚有二百六十人在值夜班,这些员工们的工作态度非常的认真,都在紧张的工作着。
江宇主要就是来看看,也没什么事儿,转了一圈儿就离开了。
“厂长!这是我们做出的帆布凉鞋的样品,你看看怎么样?”
经过几天的研究试验, 赵崇有终于把样品鞋拿出来了。
从江宇画出鞋样, 都拿出样品,中间仅仅过了三天。
这工作效率真的让江宇不称赞都不行。
江宇把这一男一女两双一样的皮鞋,在手里摆弄了半天,最后点头。
“如果批量生产,凉鞋的成本最低能降到多少?”
“两块二左右。”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生产了,先生产两万双吧,出厂就开三块六吧。”
这种低档鞋也赚不了多少钱,一双鞋能赚个一块多钱就不错了。
鞋厂这边三块六开出去,小贩子卖五六块钱,这是能让普通人接受的价格。
凉鞋的销售季节非常的短,基本也就是六七两个月份,到了**月再买凉鞋子,那就是白痴了。
因此要生产就得抓紧时间,还不能生产的太多。
太多了容易造成积压。
赵崇有走了以后,江宇把刘金生叫了过来。
“第二班从今天开始就专门做书包吧,有多少就做多少。”
“现在离学生放暑假还有一个多月,现在做是不是有些早了?”
“不早!这一个班一个月不间断的做,也顶多能做出两万个包,两个月才4万个,到了八月中旬, 学生开学的时候,这些书包也就到了畅销的季节,四万个书包还不足以填满市场。”
八十年代中期,是华国人口顶峰的末期,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不止一个学生。
计划生育前出生的最后一代人也都到了上学的年纪了,书包的需求量会格外的庞大。
这还仅仅是东北三省,如果再算上关内的华北地区,这4万个包儿扔进市场,怕是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