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归县地处陈国境内,原本是陈国最偏僻的地方之一。靠着西归山道,这里已然发展成了一处商业交往频繁的重要城镇。此地商业上的繁华程度在陈国偏僻地区里简直独树一帜。
因商业而繁华的西归县城各地客商云集,四方来货众多,仅仅是为了囤放货物修建的商会货栈就占据了县城不少地盘。
有了商人,有了货物,有了生意往来,西归县对人的需求逐渐增加。居住在县城附近的村民山民就有了额外的生计。他们农忙时种地,农闲时进城做工。家家户户日子都过得不错。
随着不断发展,西归县的人口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流通带来了人口流通,四面八方涌来的人与本地人在此混合。他们的后代有粗豪敦实的、有俊雅婉约的、有壮硕的、有细瘦的、有高、有矮、有美、有丑。
这里不只人混合出了各种各样的形貌,街道两旁的房子也碰撞出了独特的风格。临街商铺货栈还有些固定功能和样式打底,私人庭院那端看主人怎样发挥了。
看看挨着梁家商铺后街的那些住户就知道,西归县里有钱人家的院子样式有多丰富。这些院子当地风格浓厚,又加了一些四面八方淘换来的经典样式,凑在一处竟然意外的和谐实用。
梁家在西归县的屋子比起周边的院子就显得过于实用且粗糙了。梁老家主可不在意这些人怎么评价他修建的屋子。在这么一堆华丽的庭院里显得土里土气,一看就比周围人家差一点点,差那么一点就能够少被坏家伙惦记,不是正好么?
结实实用够大还藏拙,这是梁家建屋的基本要求。
现在梁士真带着弟弟儿子们就站在那门脸朴实的梁家商铺后门卸货。
梁家和其他人家一样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有自家的铺子。铺子后面就是货栈,再后面连着主人居住的院子。这三块地盘,每一块面积大小都恰到好处,宽敞实用,合在一起就占住好大一块地盘。
“路上又多了好多流民。”梁恩瑾嘀咕。
要说和这座繁华县城格格不入的就是气色萎靡的流民了。比起上回下山看到的,这次县城里又增加了许多。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西归县商业繁华,肯下力气流民们还是可以在这里挣口饭吃。
“哎~原本是东门流民多,现在是四个门外面都有了。”梁恩璋。
西归县城出西门沿着西归山道往西南连通西州。西归县城出东门沿着夯土大路往东沟通陈国往东、往南、往北,四通八达的商道。
最开始东门出现零星流民,后来南门北门也有了,最后不知道那些流民怎么转悠的,西门竟然也没能逃过流民扎堆的命运。
西归县所处位置是山中难得的一小块盆地,中间还有河流穿过。按着陈国建县城的规矩西归县城有四个门。实际上主要沟通西边和东面商道的还是西门和东门。南门北门主要是方便周边村民山民出入。
“城门口各家都在施粥。家里可要多送一些粮食过去?”梁恩瑾无疑是个心善的郎君。
“我看不用多送粮食。还不如多雇佣一点流民做活。给报酬比施舍一碗粥实在。”梁士安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