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老物件

加入书签


  “其实有很多事情,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但印象深的还是有一些的。”

  林毅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也给小石榴倒了一杯。

  小石榴搬来了小板凳,坐下,手撑在膝盖上,托着下巴,认真的聆听着。

  “那个时候,虽然没有手机,电脑也没有普及,但你不要以为当时的娱乐方式就很少了,那一辈的年轻人同样也很会玩的。”

  时髦的年轻人,穿着喇叭裤,拎着个录音机,在街头巷尾,拉风的很。

  亦或者把摩托车改装成自己的战车,安装上低音炮,轰炸整个村子。

  到了晚上,那娱乐方式就更多了,溜冰场,录像厅,游戏厅,迪斯科。

  这是林毅在小石榴这般年纪,父亲那辈的真实写照了。

  那个时候,改革春风吹满地,有一小部分人南下去了两广打工,旧观念和新观念开始激烈的碰撞。

  老一辈的思想和年轻人的思想,第一次出现了分歧。

  “你外公,当时也是弄潮儿。”林毅对小石榴说道。

  小石榴??

  “老舅,什么是弄潮儿?”小石榴不解的问道。

  “就是很时髦的意思,我跟你妈妈是听各种时下最火的迪厅舞曲长大的,哈哈。”林毅说到这里,还去房间里搬出了一个大木头箱子。

  尘封已久的木箱子,上面满是灰尘。

  林毅打开箱子的密码锁,里面有一个老式的录音机,一个VCD机,其余全部都是卡碟。

  小石榴都没有见过这些机器。

  充满了年代和历史的气息。

  “现在一个手机,就取代了这里所有的功能了,听歌,看电视?应有尽有,而且功能还更多。”林毅把录音机拿出来,拍拍上面的灰尘,也不知道放了这么久,还能不能正常使用。

  看到林毅要插电,小石榴从旁边找出了一个光盘,跑了过来。

  “VCD才放光盘,这个是放那边的长方形歌带。”林毅看到小石榴手里的碟片,哭笑不得的说道。

  小石榴于是又跑回箱子里,换了一个。

  林毅把歌带放进录音机里。

  录音机,听歌,录歌都是可以的。

  林毅小时候经常玩,虽然有些按键记不清了,但凭借着记忆,摸索。

  不久后,老式的录音机便吱吱呀呀的转动起来。

  林毅惊喜不已,没想到还能用。

  要说当年的老物件,质量那都是极好的。

  保管好的话,十年二十年都不会坏。

  把歌带放进去之后,过了会,录音机便传出来歌声。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

  小石榴听着悠扬的旋律,一时愣住了。

  经典是永不过时的。

  虽然这歌当年也就是口水歌,但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老舅,我听过这个歌。”小石榴对林毅说道。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老歌翻唱,这首歌也被不少人翻唱过。

  歌词的第二部分,便带有很浓厚的历史气息了。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

  这些小石榴自然是听不懂的。

  什么福利社,诸葛四郎,魔鬼党??

  当年林毅读小学的时候,每天的零花钱都是一两毛。

  口袋里有一块钱,对他们而言,都算是巨款了。

  过年的压岁钱,也都只有五块钱。

  当然,那个时候的钱也很值钱,棒冰1毛钱一根,辣条一毛钱一包。

  包子五毛钱三个,还是大肉包。

  吃的饱饱的。

  要是再花上一块钱,便能喝上一瓶李子园。

  小石榴听林毅说这些物价的时候,小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还有这么便宜的东西?

  不仅便宜,而且当年的东西,普遍比现在的东西味道要好。

  这是因为纯手工制作的。

  现在很多东西都是机器批量生产,连面包,水饺皮,面条都是半自动了。

  味道和口感自然不如当年。

  手工的也有,但价格要贵很多。

  “时候不早了,早点去睡觉吧。”

  放了两首歌,录音机卡带了,再放,却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