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既定战略-第2/3页

加入书签
        赵煦于是回到书房,静待刘福。

        不多时,刘福到了御书房。

        见到赵煦,他道:“皇上,臣特来回禀,内阁办公的公署已选定,阁老的职能也已划分,今日内阁正式开始处理政务了。”

        赵煦点点头,望向刘福,笑道,“朕拿下了你这个宰相,将其职能分下九人,你没有怨朕吧?”

        在没有内阁之前,政务是由宰相一人总揽。

        宰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由此也导致了历史上宰相擅权的想象层出不穷。

        因此,明朝建立之后,因宰相胡惟庸擅权案,朱元璋一怒之下撤宰相,之后明朝内阁制度渐渐成形。

        内阁大臣更像是皇帝的秘书和顾问。

        所以说,内阁不是对皇权的限制,实际上是对皇权的强化。

        之所以明朝后期的皇帝显得似乎被内阁架空,实则是皇帝自身的原因。

        朱元璋,朱棣在位时候的内阁就是老老实实的,没有跳梁的。

        这便是他人为制度在于执行人的依据之一。

        只要他一天在位,这内阁便在他的掌控之下。

        至于以后,随着文明的前进,他会逐步调整内阁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分配。

        毕竟,到了那个地步,大颂可能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了,需要全新的结构了。

        而当下,他还不需要考虑这些。

        内阁就是他的秘书处。

        “皇上这可就看轻臣了,臣跟着皇上是为了天下寒门有书读,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主,可不是为了权柄,这内阁对臣是不利,但对未来的大颂江山却是好处多多。”刘福神色淡然。

        “这就好,朕希望你永远不忘记初心,和朕一起,再让大颂百姓吃的更好,穿的更好,住的更好。”赵煦朗声道。

        刘福也笑了起来,“臣不敢不遵命。”

        二人笑了一阵,赵煦又道,“内阁初建,你这个首辅要多费些心,让内阁尽快走上正轨,对于送来上的折子,无需争论的便直接拟定,送与朕圈阅,有争论的,你们九个人便公议一番,再批注,送与朕定夺。”

        这个法子等于是以前刘福一人说了算的事,现在必须九个人说了算,避免因为一人独断,造成政务上的失误。

        “对了,有线电和铁路的铺设情况如何了?”简单说了内阁的事,赵煦询问。

        说到这,刘福也兴奋起来,他道,“臣正要向皇上回禀这件事,真是喜事一件,眼下,有线电站最南端已经到了云州,东西和南北六条主线全部贯通了,接下来要进行的是进一步的有线电网建设。”

        “嗯,不错,如此大颂国内的信息传递便通达了。”赵煦露出满意的神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