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前一天晚上折腾地够呛,但第二天也还得照常挑大粪去田里。
柳杨到底还是有些不放心,早早地起来做了饭,唤柳穗儿起来吃了,才去了学堂。柳穗儿一直笑眯眯地目送他离开,一直到柳杨的背影看不见了,她的脸才彻底垮了下来,简直变成了菜色。
她才不要挑大粪啊!
这时候天还蒙蒙亮着。
武大叔没一会儿就到了柳穗儿家里,嘴上说是随便看看,可实际上却也担心这第一次挑大粪的丫头一个不注意摔进粪坑里去。
柳二家这边太偏了些,就是摔进去淹死在粪坑里了,怕是也没人知道。
柳穗儿要伸手,都被武大叔给挡了。武大叔帮着用有长柄的粪舀帮着把桶装满了,又担上了扁担,柳穗儿差点儿没被那冲天的味儿给熏晕过去。
武大叔摇摇头,自己把扁担往肩膀上担了担子,就要挑起来。
柳穗儿连忙屏住呼吸冲了过来,一把抢过了担子。下盘微蹲,腰腹用力,一个挺身,就顺利把两只粪桶稳稳地担了起来。
武大叔相当惊奇,柳穗儿对上他的眼神忍不住笑了一下。
这个还是穿过来之前外公教给她的,那时候她看什么都觉得新奇,什么都想试一试,外公宠她,就给她破了竹子,做了一个小小的扁担,还特意在两头附了水桶,然后手把手地教她把扁担挑了起来。
这也是她向柳杨自告奋勇的原因所在。
但是关键的一点是,那时候挑的是井水,这时候挑的是大粪啊!!!
柳穗儿气一松,一股臭味当头袭来,冲得她差点儿没晕过去。幸亏武大叔时刻看着呢,当即就按住了扁担,要不然这……
算了,不想了,太恶心。柳穗儿眉头凝了凝,担着粪桶就跟着武大叔出门了。
到了武大叔家,没想到武大叔居然叫了驴车,也不知谁家的,竟然贡献了来拉粪。不过柳穗儿可算是高兴了,两肩解放的同时,鼻子也解放了不少。
武大叔招呼柳穗儿坐上去,柳穗儿头摇得拨浪鼓一样。她就是走断了腿,也不要挨着四个粪桶坐。
等到了地里,长柄的舀子又派上了用场,远远地浇粪,又不站在风口,倒还好些。柳穗儿一边揉着酸软的右胳膊,一边思量着中午回去得做个简易口罩,撑过这几天就行。
细想起来,其实中国古代的肥料和施肥方法已经相当多样和成熟了。
汉代的《汜胜之书》还提到用人的粪便或者牲畜的粪便,等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人们已经学会广泛取材,利用植物来栽培绿肥。《齐民要术》当中就提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其美与蚕矢、熟粪同。”也就是说,这时候人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可以取代人畜粪便,作为更优质的肥料,改善土壤,增加营养成分。
柳穗儿扭着腰休息了一会儿,开始考虑推广绿肥的可能性。虽然咱人的粪便放在田里也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到底植物经过雨水和高温暴晒沤出来的肥料让人吃了心里舒坦些。
柳穗儿穿越之前写过小部分主人公掉下山崖后自食其力的情节,那段时间她对《齐民要术》有些了解,但并不深。琢磨着回忆回忆,没准儿能想出致富良方,不知不觉她就站在田里走了神。
武大叔那边看了既是好气又是好笑,但想想柳穗儿不过是个孩子,倒也没有多往心里去,只是自己手底下的速度快了不少,等自家这几亩浇的差不多了,就能过去帮帮柳穗儿。明天再这么来上一天,也就够了。
这边柳穗儿终于回过神来,手底下开始动作,脑子里却转的活。她考虑着自家那一亩非常贫瘠的地,兴许用肥料改善改善,也能种些水果什么的,倒也是不错的。
王祯不是说过嘛,“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
似乎是找到了在古代生存的突破口,柳穗儿接下来的心情都不错,连身上也有了力气,重新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其实柳穗儿还听说过插秧的时候用秧子根蘸过骨灰,有利于秧苗发育。不过这一点柳穗儿只是想想而已,要是提出来,怕是不知道怎么应付周围人的眼光。况且,哪里来那么多的骨灰蘸秧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