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秋草已枯,春叶当舒(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加入书签


  漆黑萧瑟的夜里,王府上上下下蒙着白色,整座府邸都沉浸在一片哀恸之中。

  王贲望着王离,表情很是凝重。

  “今年的秋天为什么这么冷呢?”

  街上行人都已经穿上了双夹层襦袄,路人行色匆匆。

  众人抬头看着天空,太阳被蒙上了一层雾,光芒不再耀眼灼目。远远的,甚至有孩童看到月亮也显现出来了。

  街道上到处飘着黄叶,沙沙作响。

  王府门前落了一层厚厚的叶子,素布还是挂在门前牌匾。

  王翦于咸阳的丧事办的很隆重。

  但是按照王翦生前所嘱咐,他希望他能葬在故乡——频阳县。

  于是王贲便带着他儿子一同前往频阳县。

  没有史书上的六座衣冠冢,那六座衣冠冢,意味着王翦平定六国。

  但是新的历史现实就在众人眼前,秦皇最后还是以诸侯礼安葬了王翦。

  频阳县,王翦墓前。

  王贲和王离都除了素服,他们就要离开频阳县,返回咸阳城。

  不过几日的功夫,这新墓动过的泥土边上,竟然长出了绿草。

  王离口中念叨着:

  “秋草已枯,春叶当舒。”

  王离望着他祖父的墓,竟然有些不愿意返回咸阳城。

  王贲听了那话,微微有些诧异,他一脸肃穆:

  “你祖父生前所愿,就是希望你承袭他的爵位,他对你的期望,远比对我还高。”

  王离听了,自然觉得自己肩膀上沉甸甸的。

  比起王翦和王贲,说到底,王离还是显得瘦弱了些。

  承袭爵位,不过是因着祖上的功德罢了,王离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王离的困境是,他配得上他祖父留给他的爵位吗。

  这不仅仅是王离的窘境。

  王离知道,像他这样的功勋之后,朝中大有人在。

  他王离的名字,之所以被咸阳百姓广为人知,是因为他的祖父和他父亲的缘故。

  像蒙家大子、少子,冯家大子,这些人也都和他一样。

  祖辈父辈积攒了太高的功勋,他们得以收益,但是良好的家训家教,又让他们对于享受爵禄感到微微有些不适。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本事可以彰显。

  混的稍微好些,入室为秦吏,期年之后有所成,可为府吏、县吏、郡吏,但是按照年岁,起码也要十几年。

  而王离这样的身份,他若是弃武从吏,少不得要为人指点。

  更何况,他已经是新的武城侯了。

  皇帝的诏令已经到了他手里,可是他拿着诏令,却觉得手心发烫。

  “父亲,我袭爵之后,也要像父亲你一样上朝吗?”

  王离的这个问题,问的很是多余了。

  “那是自然,你祖父是因为年事已高,不便行动。但是你年轻气盛,正需要去朝堂之上见见朝臣风采。”

  风采?

  我听人说,自从皇帝陛下求仙问药伊始,朝中有识之士就开始非议皇帝。

  这些年来,昔日在朝中煊赫一时的大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以老病为由携家带女回老家了。

  据说朝中现在除了少数有识之士畏罪不敢直言,剩下大多都是阿谀谄媚之人,奉承陛下以求高禄。

  王贲虽然在家中从不提这些事,但是王离其实早就听别人说了。

  “可父亲也知,那不过是借口而已。祖父不敢上朝堂,是怕掉脑袋。”

  王贲听了,自然眉头一皱。

  “就你聪明!”

  王离现在可不怕他父亲了,他是彻侯,比他父亲高一级爵位。

  王离立在原地,他不躲不藏。

  “父亲,实不相瞒。我虽然享有最高一级的侯爵之位,但是在外人眼里,我不过是个承袭祖父荣耀的无能小辈,就算我上了朝堂,也不会有人把我说的话当回事的,更何况是皇帝陛下呢。”

  王离虽然说话不太中听,但是确实很有道理。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是最基本的君臣之礼。”

  “父亲,这个时候,别说什么礼不礼的了。虽然父亲不说,但是我们也都看出来,帝国内部本身就有危急。”

  王离说着,对他的父亲递了个眼色。

  “帝国内部最大的危机,全部都在那个人身上。而远在关中之外,更是问题多多。户籍分等,虽然让老秦人乐于归家,但是危急也就潜伏在六国底下。这是谁人都明白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