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我以我血荐轩辕-第2/6页

加入书签
    从那以后,大汉朝对南北匈奴在态度上明显有了分化,每次两部使者来时,给南匈奴的礼物往往比给北匈奴的礼物更丰盛。

    而这时候,北匈奴郅支单于又出现了严重的战略误判,他做了一件非常作死的事情——趁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去大汉缔结友好条约时,以为他这个宝贝弟弟会留在汉朝过好日子不再回草原了,就趁机出兵把弟弟的自留地给占了。

    当时的汉宣帝听说此事,龙颜大怒!我这好吃好喝招待你弟弟,你小子倒好,直接把人家老窝给端了,这还给不给我这东道主的面子了!

    汉宣帝二话不说,立刻派重兵协助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回国,从他的坏哥哥手里收复了大片失地。

    这件事也让郅支单于暴跳如雷,大骂汉人偏心,把怒气出在周边的小国上,一举吞灭了乌揭、坚昆、丁零三个国家,并把王庭(国都)重新建在坚昆。

    当然,这时他还不敢和汉朝彻底对立,最主要还是畏惧于大汉王朝的实力。

    但是郅支单于始终是一个性格决定大脑的人,忍耐没多久,他终于起了和大汉王朝撕破脸的歪念,不过之前他还要测试一下汉庭对他的容忍度,所以在公元前44年,他上书给汉元帝刘奭:

    首先,他承认了自己抢夺弟弟私人财物的错误,更要的是他为了证明自己有进步倾向,决定效仿弟弟呼韩邪,说自己也愿意依附大汉王朝,表达了自己想亲自去长安觐见皇帝的良好愿望。

    但是,自己的阏氏(妻子)身染重病,不便出行,而且她思子心切,希望大汉皇帝把自己留在长安的儿子放回,让他们母子团圆,这样他阏氏病体自然康复会更快。

    在上书结尾处,他写道:只要妻子身体好了之后,他会立刻面见大汉皇帝,俯首称臣,生生世世为大汉守护万里西疆。

    ……

    这封书信情意绵绵,小孩子听了一定会感动得眼泪汪汪,就像狼外婆在门外忽悠小红帽,不过汉元帝刘奭已经三十岁了,早就过了看童话故事的年龄。

    鉴于郅支单于屡屡有着白眼狼的光荣事迹,他实在吃不准这家伙是真心还是假意,究竟该不该送回人质呢?

    今天他要和众卿家好好开个会。

    ……

    汉元帝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清清嗓子开口道:“郅支单于的上书你们都看过了,人质是送还是不送?众位爱卿是朕的肱骨之臣,都说说看。”

    这句话说完,他和台下众臣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一个面色温白,有着一嘴漂亮长须的老人——太傅萧望之。

    他是皇帝的老师,也是朝廷第一重臣。

    萧望之早已熟悉这个节奏,当然不让地拱手道:“陛下,那郅支单于虽和呼韩邪单于一母所生,却是个狼子野心言而无信的小人,恐怕那上书只是一纸谎言。”

    台下大臣们纷纷做点头状。

    汉元帝微笑道:“恩师的意思是,人咱们不放了?”

    “不是,陛下,微臣建议人反而要放。”萧望之翻脸比翻书还快。

    大殿顿时鸦雀无声,每个人都挂着一脸黑线,这老头到底要闹哪样?

    唯有汉元帝面不改色,这老头教了自己八年,说起话来神转折,自己早就习惯了,他一扬手:“恩师请讲。”

    “陛下,那郅支单于这封上书摆明是诈,如果不放,他可以借口对西域各国大肆宣扬陛下仁义治国是假,母亲重病,陛下竟然不让他们骨肉相见,借此折损陛下威严,离间大汉与西域各国间感情。”

    汉元帝沉吟着问:“如果放回质子,我们手中没了筹码,那郅支单于日后岂不放开手脚来生事?”

    “陛下,据臣所知郅支单于妻妾成群,儿女也有数十人,如果不放,他也未必顾及一子就不敢惹事,所以,这枚棋子无足轻重,不如放了,以免他找到污蔑我大汉王朝的借口。”萧望之解释道。

    汉元帝点点头,目光又从文武百官面前扫过:“众位爱卿,谁有其他异议?”

    看见皇帝心意已决,哪还有什么异议,大臣们都是有眼力劲儿的人,立刻嗡嗡作响一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