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参观卡尼集团

加入书签


    回到旧金山的第二天,徐青给旗下公司的所有员工都发了红包。

    因为这是在美利坚,春节不是法定假期,公司都是正常上班,徐青发红包表示这是来自老板的爱。

    员工对徐青的爱自然是非常愿意接受,嗯,是看在200美元的红包上。

    徐青给全体员工发红包用了60,70万美元,每人200美元,在美利坚,这算是一种不小的福利了。

    徐青一直很乐意给员工一些小恩小惠,提高他们的忠诚度,虽然可能提高不了多少,但有总比没有好。

    在农场待了10多天,虽然通过电话,网络解决了日常工作,但还是积压了一些需要徐青亲自签名的文件。

    一整天徐青都坐在办公室处理文件,不断的看文件,签名,手都快累断了。

    现在徐青只有3个公司,几千个员工,如果将来发展到数十个甚至更多公司,员工上百万,徐青觉得自己肯定会累死。

    而且还会因为压力大,工作繁忙变秃。

    可以去查找一下,全球很多大公司的负责人,他们的头发或多或少变秃。

    徐青可不想自己未来也变成这样,虽然有变秃了也变强来的说法。

    如何避免,一是找到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帮助徐青管理公司日常事务,徐青只需要做好公司大方向的制定即可。

    二是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确保需要徐青亲自处理的事情尽可能少。

    第一点目前做的不错,3个公司分经理人能力都很强,第二点徐青的管理顾问彼得正在做。

    说起来徐青有一段时间没见彼得了,不知道事情进展的怎么样。

    彼得是徐青的管理顾问,但非常自由,而且彼得本身还有自己的事业,很少来徐青的公司,平时也是和徐青通一下电话。

    徐青对此觉得很正常,如果彼得经常来公司,变得跟经理人一样,徐青不需要这样,以彼得的能力,不时的给出管理建议就非常好了。

    徐青给彼得打了电话,约了共进晚餐。

    晚餐地点在公司附近一家高档餐厅,两人落座后互相寒暄一番,徐青询问管理体系的建立。

    彼得说还有几个月就能建立好,到时候徐青就能比现在更轻松。

    徐青又问了食品公司的管理方法,彼得给出了非常不错的方法,给了徐青不少的启示。

    其实公司管理方法是通用的,或许会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地区,有一点区别。

    彼得给徐青的管理方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不能因为技术的发展忽略了人。

    徐青很赞同彼得的管理理念,这是个人类社会,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任何时候,人都是不可缺少,不可忽略。

    晚餐结束,两人分别各自回家。

    被徐青聘请为管理顾问后,彼得在湾区买了一栋房子,有时候彼得会住在湾区,有时候会住在洛杉矶。

    几天后,徐青来到卡尼集团。

    这几天父母正在处理交接事情,预计要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处理好。

    今天徐青来卡尼集团是先和员工打个招呼,免得交接的时候太突然。

    卡尼集团的员工都已经知道公司将会被徐青接手,他们的反应是兴高采烈。

    对,就是兴高采烈,老爸看到这些人行为,对徐青大吐苦水,说他管理卡尼集团这么多年了,竟然比不过徐青这个从来没有管理过卡尼集团的人。

    徐青强忍着笑安慰老爸,说至少他们没有放鞭炮,说明老爸在员工心中的形象还是可以的。

    老爸顿时黑脸,这是在安慰还是在讽刺。

    老爸带着徐青去卡尼集团各个部门参观,并且给他们介绍徐青的身份。

    毫无疑问,徐青走到哪个部门,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抛开徐青是徐明章的儿子的身份,徐青自身也非常出名,几十亿美元的身家,3个大名鼎鼎的公司。

    现在他们听到徐青要接手卡尼集团,对卡尼集团未来的发展充满憧憬,甚至觉得卡尼集团能成为国际性的食品公司。

    他们有这样的憧憬,主要来源于徐青这几年彪悍的成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