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笨山猴

加入书签


  很快,徐盛接到了斥侯的回报,言潘睿亲率大军前去救援沙摩柯。其中部将樊胄领兵一万为前部,潘睿亲领一万兵马为后部,两队相距十里左右。

  徐盛寻思,潘睿将两万兵马分为前后两部,一方面是所有兵马扎堆不利于指挥作战;另一方面定是顾忌到丁奉在途中还有埋伏。故而分两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这么一来,丁奉的五千兵马将被潘睿、沙摩柯、樊胄三万兵马围追堵截,势难幸免。

  只愿丁奉能够事先想好脱身之计吧。

  “哎。”徐盛看着病榻上几近昏迷的鲁肃,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这千军易不易得先不提,一将是真的难求。

  然则江东豪杰在这些年逐渐凋零,先是大都督周瑜,老将程普相继病故,吕蒙、韩当等人战死,如今鲁肃又垂危,凌统战死,诸如黄盖、太史慈等也相继亡故,可用之人越来越少。这么一来,年轻且有战斗经验的丁奉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想到这里,徐盛突然做出一个决定,对朱然说道:“义封可率主力送鲁都督回到豫章郡,然后与吴侯大军汇合。某提一支偏师去接应丁承渊。”

  朱然道:“徐都督为一军统帅,岂能亲冒矢石,深入虎穴?以然之见,当由徐都督率主力与吴侯汇合,然提一师去接应丁承渊。”

  徐盛道:“此乃军令,义封不可推辞。”

  朱然无奈,拱手应道:“唯。”

  江东诸公,因孙家与世家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导致人心难测,皆以自身家族利益为先,可是江东的武将丝毫不缺军人的血性。

  无论是当年面对八十三万曹军,还是如今面对荆、益、交三州联军,江东诸将皆能做到舍身亡死,相互信任。比起那帮子尔虞我诈的文官集团,更值得称颂。

  却说潘睿领后军,并非是为了去救沙摩柯。

  按照情报所得来的消息,丁奉不过五千步卒,沙摩柯虽然中伏,但兵力一倍于丁奉,又有樊胄领兵一万前去接应,潘睿认为是足够的。

  他之所以领后军的目的,就是给徐盛呈现一种“我军已尽数出动”的假象,使其安心出城,然后潘睿再回师追击。

  谁知徐盛因为不忍丁奉独自陷入险境,又率五千人马前来接应,便正好与潘睿来了个对对碰。

  荆南之地,烽火不休。

  死的不只是士兵,还有被波及到的无辜百姓;毁的不只是军械,还有良田、屋舍。

  回到江陵的李奇顾不上与任絮温存,对于孙尚香的离去,更是只字未提。

  在他面前的长案上,堆满了各地的军政汇报,看得李奇胆战心惊,堪比百万敌军压境。

  就拿益州的粮食产量来说,在李奇初入蜀地的时候,亩产不过两三石;后来改进了农具,并将这些农具半卖半送的推广出到田间,使得粮食产量稳定在了三石左右,同时解放了一部份劳动力来从事副业。后来引进早稻,开垦良田,使得平均亩产达到了五石至六石,其中最高记录,亩产接近十石。

  当世名士评曰:“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意思是说,一亩良田能够产出十石粮食,这是天下公认的最高水平了。

  这无疑是益州的高光时期:百姓丰衣足食,还有余力开展副业;农副、蜀锦商业繁茂,盛极一时,也因此使得不少中原流民趋之若鹜,人口大幅度上涨。

  但是近几年来,李奇先定凉州,又图司州,兵祸不断,情况就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了。

  先是军粮、甲胄、弓弩等器械的生产,以及城池修缮耗资庞大;

  接着是雇佣羌骑,购买草料,又是大量钱粮流出;

  初期,益州仗着前些年的积蓄还能应付,可是战争不止,这些开销就会不断的产生,以至于存货开始大量减少。此外,原本屯田的士兵被拉出去打仗了,这粮食的总产量自然就下降了。自给不足,就还得大量征用民间的粮食。这使得民间粮价飙升,那么百姓也就没有太多的余钱进行额外的消费,以至于其他产业跟着倒霉。比如远在交州的刘巴,就明显感觉到益州与交州的商业贸易萎缩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