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不可能的啊

加入书签


  徐院长很苦恼,这个刘牧樵怎么有这么大的诱惑力?

  他不得不答应了这两位首席科学家,但是,他折中了一下,分三年拨付。

  一年拨付这么多,也许还会有人提出来这个条件,真的受不了。这两位首席科学家还是答应了。

  他们不是不懂道理。

  但是,他们也不得不逼一下,科学家,搞科研是天资,而搞科研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

  有了3000万资金,三五年够了,弄出一两个成果出来,说不定评个院士也难说。

  作为科研工作者,院士是最终目标,也是人生的巅峰,不向往那是假的。

  好容易把这两个人弄回去了,他心里暗暗道,菩萨保佑,希望刘牧樵别再到我们华西医院来。

  可是,事情就这么巧,徐院长带着两名973首席科学家回到医院,才下飞机,就有一架军用新型号的直升机正在降落。

  等飞机降落之后,他大吃一惊,上面下来的就是刘牧樵。

  还有一个和年轻漂亮的女生。

  他们是来干嘛的?

  徐院长心里一紧。

  “哈,我们又见面了。”

  刘牧樵已经注意到了徐院长,只是,他不知道徐院长怎么会这样的表情。

  徐院长一脸的惊恐。

  他真的担心他把这里的人才一抢而空。

  刘牧樵上前和徐院长打招呼,并解释了来这里的目的。

  刚才,就在徐院长他们起飞不久,刘牧樵接到紧急会诊通知,华西医院有一个从地震废墟中挖出来的病人,这是有记录以来,在震后生存最久的人,他是刚刚从阜城郊外一座房子的废墟中挖出来的。

  今天是震后的21天。

  从废墟中挖出来,指挥部决定,立即送最近的最有名气的医院,当然,这个医院就是华西医院啦。

  考虑到病人的病情,指挥部决定,调集最厉害的医生参与抢救。

  自然,刘牧樵就直接从手术台上下来,上了飞机。

  这架飞机是最新型号的,很快就赶上了徐院长他们的直升机。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刘牧樵和苏雅娟被直接接走了,来到急诊科的会诊中心,这里已经来了十几个专家了。

  病人的资料已经出来了一些,还有些正在等候结果。

  刘牧樵也没有闲着,开始看资料。

  陆续有人进来。

  每进来一个,华西医院的副院长就会介绍一次。

  都是大教授。

  有各方面的专家。

  其中内科专家来了7个,外科也有5个,还有影像学、化验室、中医科、急诊专家。

  苏雅娟作为刘牧樵的助手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华西医院的副院长住持,还有华西医院的院士帮他站台。

  这名院士姓孙,名亮。

  他是呼吸内科学的院士,在病毒性肺炎的诊疗上有突出的贡献,还擅长重症医学。

  他是镇院之宝。

  一般的场合他是不出场的,因为,今年他已经83岁了。

  刘牧樵注意到,这位老院士几次打量他,眼睛中满是疑惑。

  又进来以为学者。

  主持人介绍,这位是湘雅医院的吴教授,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医师。

  下面就进入了讨论。

  先是病情介绍。

  患者,肖林芳,女,38岁,因地震被埋在废墟中21天。

  初步诊断是肝炎、肾炎、心肌炎、真菌性肺炎,酸中毒,高血钾症,皮炎、肌炎、应激性精神病。

  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病人。

  可以说,在场的,没有谁见过这样的病人。

  开始讨论。

  首先是从诊断上开始,看有没有遗漏的诊断,以及现有诊断有没有错误,然后,提出个人的治疗方案。

  今天这种讨论有些麻烦,谁先谁后。

  过去一般的病例讨论很简单,从职称最低的医生开始,到了同一级别之后,先由辅助科室医生先讲,最后实在难以区别时,礼貌性的都抢着发言,让级别最高,威望最高的医生最后做总结性的发言。

  今天,有资格参加会诊的人,都是主任医生、教授。谁先谁后就是一个问题。

  讲早了,有损自己医院的名称,讲迟了,又不礼貌,真是左右为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