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一人对一群

加入书签


  一个接着一个发言。

  都很轻松。

  不就是一个胃底癌切除术吗?

  很简单。

  轮到刘牧樵了。

  主持人看着刘牧樵,问了一句:“你就是传说中的刘牧樵吗?”

  刘牧樵“嗯”了医生。

  “你还没发言。”

  “好的,我现在发言。刚才前面10位专家都发言了。不过,我有一点小小的不同意见,两点。”刘牧樵说。

  众人一听,都把耳朵举了起来,想听听刘牧樵的“高论”。

  这样清晰的疾病,你还能找到不同意见?

  刘牧樵直了直身子,说:“第一,胃癌有局部转移浸润,已经浸润到了胰尾部。”

  他拿起核磁共振片,指了指大体的范围。

  众专家没一个相信的,也没一个感到惊讶的,他们都是老手了,看核磁共振片看了几十年了。

  刘牧樵也不管别人赞不赞成,又指着核磁共振片说:“患者还有肝转移,尾叶,很小。所以,这不是一台小手术,牵涉到3个脏器。刚才所说的手术方式就需要更改了。”

  刘牧樵话说完,突然变得很寂静,主持人看着各位教授,似乎都不想做出头鸟。

  主持人只好点名了。

  “老郝,你赞成刘牧樵的观点吗?”

  “不赞成。”

  “不赞成。”

  “不赞成。”

  ……

  都不赞成。

  怎么办?

  主持人略微迟疑了片刻。

  他在琢磨,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刘牧樵水平太低,一种就是刘牧樵水平太高。

  10比1,怎么决断。

  假如这时候是其他事情的决策,就很好办,听大多数人的,少数服从多数也是通常的法则。

  但今天不同。

  万一呢?

  万一他是对的,那可是一条人命啊!

  不是有一句话,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吗!

  他在犹豫。

  刘牧樵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你们陆大应该有非常厉害的影像学专家吧?把他请来阅读一下片子不就明白了吗?”

  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也许是唯一的办法。

  肝脏有没有转移,打开腹腔也没办法分辨,肿瘤在肝脏内,并且非常非常小,也就绿豆大小,做穿刺诊断都无法进行。

  再说,胰脏有没有浸润,也不是打开腹腔就能分辨的,有轻微的粘连也很难发现,血糊糊的。

  主持人对身后的工作人员说,“把陆总医院,协和医院的影像学专家请过了,马上!”

  不到一个小时,来的影像学专家还不止两个,而是5个。

  “请你们来,看看这张影像学的片子吧。”主持人说。

  几个人看了一会,说:“这种片子看不出什么,我们到机房去看原始资料。”

  “行啊!”

  5个专家下去了。

  很多专家轻声议论。

  当然这个议论不是赞扬刘牧樵,而是讥笑和鄙夷。

  他们认为,刘牧樵是为发言而发言,为标新立异,为搏眼球,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人品问题。

  如果是人品问题,那即便是天才,路也走不多远。

  刘牧樵都听在耳朵里。

  他不露声色,也没有任何表情,只是一个人一个人看过去。他也没有鄙视别人。

  他之所以强,是因为自己的阅片能力强,宗师级了,还有什么病变图像看不到?

  而这群胃肠外科医生,阅片的能力连大师级都达不到,不能怪他们。

  “刘博士,你在京大一院读谁的研究生啊?”协和的胡教授问。

  他在内心责怪刘牧樵,你提出不同意见是想打我们几个老家伙的脸吗?

  在座的教授、主任医师,虽然不是全国最顶尖的专家,但他们是活跃在手术一线的高手,做手术,他们绝对是第一流的。那些顶尖专家,都已经不在临床一线了,在写专著,或者带学生做实验。

  你一个研究生,就想打我们的脸,倒要问问你的老师是谁。

  胃肠大专家就那么几个,谁不认识谁呀,比这里10个更高水平的,好像也找不出谁了。

  “龙教授。”

  “龙教授?龙教授不就是我们这里出去的,专门搞胰腺外科的吗?”陆大的宋教授说。

  “他不是搞胃肠专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