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回家

加入书签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将临近,所以那些在外打工的游子们纷纷买着高价的火车票,向着自己的家乡奔去。

  王振是其中的一员。

  离过年还有十几天,王振拿着不多的行李和好不容易买到的火车票,也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一路上的辛苦不必多说,相信坐过火车的人都体验的到,拥挤永远是火车的专利,平时超载也是常事,更不要说过年时间,春运的高峰期,火车简直犹如沙丁鱼的罐头一样。

  就这样,一路上拥挤着,听着火车上时不时一趟列车员那经典的叫卖声,大概经过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王振也从深莞回到了他们家乡的县城——南河

  南河老汽车站,从卧龙去到南河的汽车下来车后,王振提着行李就来到了隔壁的公交车站。

  因为最近几年修路的原因,王振的家乡罗家湾也通上了公交车。

  虽说有点贵,但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还是勉强可以接受了。

  毕竟,谁也不想走上个二三十里的路。

  不过,家中有摩托的,会骑的,多数还是自己开摩托或者小三轮从南河的老桥走近路来上街赶集。

  但是多数只敢开到街边找个地方放,而不是开到城了,毕竟他们所在的南河县虽然小,但是交管却不是摆设。

  走近公交车站,王振站在门口看了一下,一眼就看到了一辆标着南河——罗家湾的公交气车。

  于是,他提着手中的行李一边上车一边朝着司机问到;“叔,这是不是通往罗家湾的车?啥时候开车?”

  “是的,快了,十一点半发车,现在都十五了,你在等一会吧!”

  听到王振问,那司机看了看表,又看了他一眼,回答完又抽起了手中的烟。

  王振听了,沉默了一下,来到车里坐好以后,也不知道说啥好,只能选择玩手机。

  因为好多年没有回家了,周边的环境让他有种陌生感。

  就这样,又过了几分钟后,陆陆续续的就又上了好几个人,车本来就不大,十七个人的座,一会就坐的满满的。

  看到车满了,而发车的时间也已经到了,里面的收票员在收完票后,在司机师傅在提醒大家坐稳后,就开着车向县城外走去。

  走了大概十分钟左右,车才出了县城,一路上又上来了几个客人,把不大的车厢挤的满满的。

  虽然这车是直达罗家湾的公交,但是罗家湾本来就不大,人口又少,这些年又出去了许多打工在外不回来的。

  所以满车的人,只有四五个是真正到罗家湾的,其余的都是公路边其它村庄的。

  出了县城不久,又过了最好的一段公路,车子来到了通往各个村庄的土路,这时车子开始颠簸起来,车厢里的人也随着车摇晃了起来。

  虽然国家这些年提倡建设新农村,拨款给农村修路,各村村长也广播收了几次钱,但是每次都只是去河里拉点沙,弄点砖渣垫一下,随后便会不了了之。

  时间一长,下点雨,车再一压,还能走的路,立马又变成了泥窝。

  因此这么久了,路依旧还是很差。

  车开到乡下的土路后,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路边地里那绿油油的小麦和寥寥无几的油菜了。

  因为是北方气候的原因,这里一但收了秋,百分之九十的地都会种上小麦,而一些地多的人家,也会种上点油菜。好等成熟了,打点油吃。

  要知道农村的人吃油,没有出去买的说法,多数都是自己家种点花生和菜籽或者芝麻,没油的话就去打,绝对可以称的上绿色纯天然。

  看着路上熟悉又陌生的景色,一路上王振心中感叹万千。

  在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那里像在乡下那样啊!

  一眼望去,全是绿油油的,看着舒坦。

  “也不知道爹咋样了?”

  王振看了一会,回过头来,看到车里的那些大叔和大伯,不由就想起了自己的老爹。

  这两年为了能省点钱,他已经有两个年头没有回家了,要说不担心父母,那是假的。

  “不想了,反正一会就到家了!到时候就能看到了!想那么多干嘛?”

  越想越担心,王振一边继续打量着窗外的景色,一边寻思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