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可控核聚变究竟是什么-第2/4页

加入书签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加上处理核废料的成本,那么裂变核电站的成本将直线增加,甚至比普通的火电站成本还高,而且还伴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建设了少量核电站后,都不约而同停下了裂变核电站的建设;这也是为什么核能听起来这么厉害,但实际上这么多年也并没有成为全世界主流发电能源的原因。

    说到底,还是因为不仅成本没有明显优势还伴随巨大风险。

    而“聚变核电站”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聚变核电站没有辐射,也几乎没什么核废料,最重要的是,除了安全无污染之外,核聚变能源的储备也非常恐怖。

    在地球的海水中,总共有10万亿吨的氘,也就意味着每1l的海水中大概含有30mg氘。

    如果将其拿来进行核聚变,1l海水就能产生约合300l汽油的能量。

    这就是真正的水变油。

    目前从海水中提炼1kg重水(一氧化二氘)的成本大约是7重水用于核聚变将产生8000万度的能量,按照5毛钱一度电,7000元rmb就能创造出4000万rmb的价值。

    换源app】

    毫无疑问,一本万利。

    这还是从海水中提炼,要是用上月球上的氦-3元素后,那提供的能量将达到更为恐怖的地步。

    想到这些,胡来心里已经非常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抽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技术!

    这已经不仅仅是高科技,而是未来科技,是足以改变人类未来能源的顶尖科技!

    接下来,这个世界将迎来什么样的巨大变革?!

    胡来也不知道。

    许久过后,他缓缓退出了国货之光系统,他现在要做的,是将“可控核聚变”技术带到现实中来。

    ……

    另一边。

    就在胡来沉浸在获得“可控核聚变”技术震惊的同时,登上月球的三名宇航员已经正式开启了他们的“月球之旅”。

    虽然目前月球南极的通信带宽严重不足,但在胡来强烈要求下,三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实时画面还是通过网络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现场直播。

    不得不说,这样的软实力宣传带来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

    当三名宇航员在月球南极工作的画面跨越30多万公里返回地球后,全世界无数关注这件事的网友们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一次,刘建国、陈平和拉赫曼三名宇航员的任务很简单,除了在预先探测好的一个火山洞穴里搭建好小型“太空基地”外,其他时间他们将要在月球上进行一系列的科研测试。

    说是搭建“太空基地”,实际上“太空基地舱”是一个提前在地球上就已经安装好的“机械舱”,其设计思路类似于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

    在进行运输途中,整个“太空基地舱”完全折叠收缩节约空间,等到达指定位置后,“太空基地舱”将通过电力装置开启液压杆,然后展开基地舱变成一个小型的“太空基地”!

    所以“太空基地舱”在月球上着陆后,很快刘建国和陈平两名宇航员便启动其自身的动力缓缓驶向预定的火山洞穴里。

    大约十几分钟后,“太空基地舱”成功到达火山洞穴里,随着刘建国按下启动按钮,原本收缩的“太空基地舱”缓缓扩张开来,终于露出了它原本的样子。

    看着眼前一个大约十五平方米的小型“太空基地”出现在火山洞穴里,刘建国不由重重地呼了一口气,一切顺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