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微米镊子

加入书签


  “你们的这个镊子,要多长时间,才能做出来?”

  曲峰身体往后一靠,舒舒服服地,享受起女儿的捶打。

  “其实镊子的思路很简单,只要不出意外,也就是一两周的事情。”

  陈泉的信心十足。

  最近的传感器项目,陈泉虽然不再亲自动手了,但各种讨论,都是有份参与。

  而且,镊子的结构草图,“他”提供了不止一种。也就是说,即使失败一两种,都没有关系。

  “但必须要等到新的光刻机到位,项目才能启动。”陈泉补充。

  “为什么要等新光刻机?”

  曲峰有些奇怪。“你们的那些传感器,不都是用现在的光刻机做出来的吗?”

  “这次不同。这次我们是要冲击CNS的。任何一点的纰漏都不能有。”

  曲燕秋停下了敲打的手。“能上CNS期刊的论文,除了要有相当的技术水准,本身也要有卖点。”

  “什么意思?”

  “如果用现在的老光刻机,限于精度,我们只能制造出一个毫米级的镊子。说实话,就是请个微雕大师,这个镊子都能雕出来。”

  赵教授把话接了过去。他对实验室的设备更新,更上心。

  “而用新的光刻机,就能制造出一个微米级的镊子。对于工艺人员人员来说,毫米镊子和微米镊子,两者区别不大,但是对新闻人员来说,区别就太大了。

  如果你肯支持,我们甚至想买1微米的光刻机。”

  “哈,你可饶了我吧。”

  曲峰不再接茬了。

  实验室用的光刻机,虽然比量产型号便宜很多,但最新型号的1微米的光刻机,不说能不能买得到,价格无论如何,都要百万起,过千万也很正常。

  .....

  “对了,我看这几张合同里,金额都很高啊!”

  曲峰把刚才扔下的文件,又拿了起来。“软件公司的钱有这么好赚的吗?”

  几项不同种类的数据收集,计价单位,两份是5万美元,一份10万美元。

  “这些IC软件公司都很有钱。他们卖我们一套license,就要15万美元起。我们的工作站上,就有他们的一套。多了,我们也买不起。”

  “这么好的生意,你们是怎么找的?”

  “哦,这也多亏了我们前段时间发表的论文。”

  由于加速度传感器论文分拆,那篇工艺为主的论文里,塞进去了大量数据。正是由于这批数据,引起了几大软件公司的注意。

  “看来,还是外国人的钱好赚啊。”

  刚刚从传统行业转型而来的曲峰,大有感触。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机械类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尤其是传统大厂,技术装备落后,不亏损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利润。

  另外一个原因,也跟计划体制下的产品定价模式有关系。

  不管包含什么样的技术,不管是否紧俏,定价的标准一般是材料费,加上工时费。完全不考虑技术溢价,品牌溢价,市场溢价。

  这就导致,如果产品紧俏,自然就会催生一批倒爷,让这部分价值市场化。如果产品滞销,那就是真的滞销了。

  “是。确实。”

  赵教授也是赞同。

  “不过这种钱,不常有。这种数据收集,估计也就是这一次,一锤子买卖。”

  数据收集的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外包。软件公司,看到工大的实验做得比较专业,所以就发函来询问。

  同样是5万美元,给工大来做,由于中国人工成本低,再加上近乎免费的学生劳动力,做下来不但有利润,而且利润还不低。

  但这笔钱,让软件公司自己请人做,弄不好要亏本。

  ----------

  “我看,这几个项目做下来,我们的投资,加上你们自己挣的外快!MEMS项目组,也该有自己的办公室了吧。”

  “是的。”

  赵良材倒是没有谦虚。“过段时间,我们有可能会成立单独的MEMS实验室。”

  自从应用物理快报论文发表后,MEMS项目,乃至微电子实验室,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大的改变,就是MEMS项目的几位核心人员。

  陈泉虽然在三篇论文上都有署名,曲燕秋也捞到了中文论文的第一作者,但两人都是学生身份,明面上,反而没有直接受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