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八:澄观恩试(一)-第2/8页

加入书签
        五人坐得比较靠前,距开比还有一段时间,其余四个伙伴在一起谈论时,钱潮便细细观察起前面那座石台。石台为圆形,通体为润泽的碧青色,高约一丈有余,两侧各有石阶供参加比斗的弟子登台。这澄观楼乃是宗门内重要所在,平日里便有禁制不许飞行穿越,到了恩试之时为示隆重那些结丹的前辈们都要步行登上澄观楼,更不要说参加斗法的弟子了,要登台只能一步一步的走上去。当然登台之后斗法之时有什么本事可以在台上任意施为,不过也仅限台上,下台时不论输赢还是要乖乖的走下来,这也算是五灵宗的规矩吧。

        石台的石壁之上雕刻着繁复的纹饰,底部为海水波浪,顶部为祥云缭绕,中间有星辰、异兽、宝剑、书卷、灵草等满满得绕着石台雕了一圈,这些倒也罢了,引起钱潮注意的乃是围绕着石台一圈比那石台高出两丈有余的五根石柱,合抱粗的石柱上也满是繁复的雕饰,石柱顶端各有一只不知名的石雕异兽蹲伏,五只石雕异兽形态各异,但头脸面目均朝向石台的正中心。

        经历过幼鸣谷小莲花湖之事后,钱潮现在见到石柱子尤其是五根扎堆的石柱子不免心里先突突一跳,然后自然就把心神全放在那些石柱之上。

        坐在钱潮的位置,五根石柱他只能看到三根,另外两根被石台遮挡,这三根石柱之上繁复的雕饰各不相同,钱潮努力分辨,试图从那些雕饰中寻出个端倪来,然而看了半天却发现那些雕饰如同石台石壁上的雕饰一样,似乎仅仅是装饰用的。钱潮不死心,于是他闭上双眼再次睁开眼时眼底蓝光轻闪,而眼前的景象则让他吃了一惊:石柱上那些繁复的雕饰果然如他所料,仅为装饰,但石柱内里从上至下满是他从未见过的符文闪着莹莹的微光,那些符文不但他不识得,就连数清数目都很难,因为留下这些符文的前辈高人在书写之时几乎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留下的符文笔迹狂放率真、辨识不易,如同书法大家的狂草真迹一般,另外两根柱子上也是如此,虽不识得那些符文,但是钱潮也模糊的断定这三根柱子上的符文各不相同。

        看到这里,钱潮可以断定,这石台周围环绕的五根石柱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阵法,至于阵法的用处也好判断,关于澄观恩试有个说法叫“台上不见血,恩选不伤人”,这个阵法的作用大概就是保证台上相比的两名弟子就算斗红了眼,下手丝毫不留余地,最终也只能分个胜负而已,无论胜败,二人下得台来就算精力枯竭,劳乏不堪甚至瘫软在地也仍然是毫发不伤。

        除此之外钱潮最大的收获便是:原来符文还可以这样书写!

        因为灵根的原因,钱潮不擅五行法术,而在炼器、符箓和阵法下了不小的功夫,炼器,符箓和阵法归根结底都是针对符文不同的应用而已,因此可以将其统归为“符文之学”,钱潮自从遇到了庄先生之后在符文之学上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从庄先生的口中,他知道这符文之学有“化繁为简”的说法,他勉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目前只是刚刚摸到一个“繁”的边边沿沿而已,还远谈不到“简”,更重要的是化繁为简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化,掌握了这个“化”字,不但可以化繁为简,反过来也可以化简为繁甚至无中生有,可惜以他目前的修为学识来说,那些都太飘渺遥远了。平时钱潮炼器之时在灵器之上印刻符文都是恭恭谨谨,不敢出丝毫纰漏,所刻符文也是工整异常、排列有序并极尽巧思,也因此成就了他“钱制”灵器的名声。可以这样说,不论是炼器,制符还是布阵,钱潮所留下的符文如同刚开蒙学字的蒙童一般一横一竖务求工整,他何曾料到如此狂放不羁、气势磅礴的满篇符文如同猛虎下山、金蛇狂舞一般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