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听涛阁-第3/4页

加入书签
  书里面写的仙人可都是不食人间烟火一心卫道除魔,这些孩子们将来会做那些事情然后被世人代代传颂吗?

  钱潮不否认自己也是一个孩子,但是在心底他在对这些周围的孩子已经有一种无形的心理优势,这种心理优势如同他在钱府看自己的那一堆堂兄弟们一样,任你嫡出庶出,还不是被我耍的团团转被我卖了还要帮我数钱!

  想到这里,仙境一般的幼鸣谷在钱潮的眼里也同凡世有了几分相似之处。

  不过,他们的灵根大概都比我好吧,钱潮想到,至少这些人还有过几天陆续来到的人中,灵根“尚可”的大概不会太多。

  大概因为都是孩子,只要是孩子多的地方就会分为一群一群的,每一群都有一个孩子头。

  钱潮敏锐的感觉到幼鸣谷的这些孩子们渐渐的有了这个苗头,这些所谓的孩子头钱潮也观察过,更不动声色的打听过。

  在幼鸣谷,这些成为孩子头的孩子无非有几点:一是家世显赫,当然在修仙界的家世显赫自然指的是家族势力庞大,族内高阶修士众多;二是灵根出众,将来修行前景非常之好,不可限量;三嘛则是心机深沉,有让一帮孩子聚在自己身边任自己呼来喝去的能力。往往孩子头们这三点是都具备的。

  不过钱潮对此既不羡慕更不嫉妒。

  这些其实和大伯家的堂兄和二伯家的堂弟各自带着一群小兄弟在宰相府的花园里排兵布阵互相抡竹竿扔石头没有区别。

  若硬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除了那些孩子头,那些甘为小兵跑来跑去为孩子头摇旗呐喊的孩子们不象钱府的那些小兄弟们那样无心和单纯,他们大多是有心这样做,故意表现的心甘情愿,不漏痕迹的拉近和孩子头的距离却在不经意间能流露出狡狯和猜忌的目光。

  有意思。钱潮想,这修仙界倒不像一个超凡脱俗的地方,有点儿像父亲不愿意深入涉足的那个官场。

  至少现在看来象。

  别人都拉帮结派了,自己还是孤家寡人,容易受欺负,还是低调些吧,他又想到了隔壁的那个陆平川陆兄,现在看来,这个陆兄还真是个容易相处的人。

  几日后,陆陆续续,各路主持甲选的修士都把各自带来的孩子送到了幼鸣谷,因此幼鸣谷也一天天的热闹起来。

  既然人到齐了,那么也就到了幼鸣谷中的弟子们到听涛阁去听经开蒙的日子。

  这一日早膳过后不久,就听得听涛阁方向传来悠悠的钟鸣,于是散居在谷中各处的弟子们或是成群结伴或是一个人独行,三三两两很快就聚成黑压压的一片,向谷中心最高的那处楼宇走去。

  早有宗门派来的弟子在听涛阁的大门前守候,约束众人不得喧哗。

  待人们到的差不多,一位李姓的师兄才走到众人面前说话,他告诉众人进去之后要保持肃静,不得嬉笑言谈,阁内一楼便是众人听经的所在,到得那里每人寻一个蒲团坐好便是,等候师门派来讲经的师兄便可。

  李师兄还说每个蒲团之上都有一本经书,讲经的师兄便是依照此书为众人开讲,待今日课业结束众人可自行将此书带回研修。

  然后便放众人进入听涛阁。

  经过一道铺有绛紫油木地板、两边粉白墙壁的走廊,一干幼鸣谷弟子鱼贯的进入到一处大堂之内。

  此处厅堂颇为广大,放眼望去,无柱无梁,视野极好,众人进入之时厅堂之内门窗开放,一段谷内山花烂漫绿树成荫的美景便可从窗口之处窥得。山岚经过,无数的绿叶翻动发出沙沙响声,如同夜卧江亭时枕边的潮声一般,这大概就是此处听涛阁名字的由来吧。

  厅堂内同样绛紫油木地板上鱼鳞一般铺满了蒲团,进入其中的弟子们按照方才那位李师兄所言,各自寻得一处可心之处,将那蒲团之上的一本书册拿起,然后端坐其上。

  钱潮随意寻了一处,弯腰拾起蒲团之上的书册便坐了下来。

  刚坐下来,一个魁梧壮大的人便在他旁边一处蒲团之上咕咚一声坐了下来,钱潮看时不是别人,正是那陆平川。

  陆平川见钱潮看过来还向钱潮嘿嘿一笑,钱潮却发现这位陆兄连蒲团之上的书册都没拿取就坐了下去,于是用手指着陆平川前面一处无人蒲团之上的书册示意他将自己的书坐于股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