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以工代赈-第2/5页

加入书签
  “关于今日白姑娘提出的以工代赈,梁大人有几点不明,还望白姑娘赐教。”他客气说道。

  斐公子罗锦不知下午还有这一出,都好奇看着白拂。

  白拂被几人殷切的目光搞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下午不过是随口一说,谈不上赐教,有什么问题请尽管问。”

  “随口就能说出以工代赈,不简单,白姑娘莫要谦虚。”

  秦夫子这次说的是真心话,也是真心实意请教。

  白拂微微一笑,侧首看向梁成,“不瞒您说,我确实了解一二,只是不知具体是否适用于您的难题,可能最后还要靠您自个儿琢磨。”

  “无碍,姑娘您尽管发表意见便是,梁某感激不尽。”

  梁成拱拱手表示感激,随即开口提问:

  “姑娘说的以工代赈,与一般的赈灾有何不同?”

  问完从随身包里掏出小本本和笔墨。

  白拂微微挑眉。

  瞅瞅这这架势,是写报告缺素材,找她搜刮来了?

  白拂倒是不介意卖给秦夫子这个人情,张张口将以工代赈的优点罗列了一箩筐。

  什么以工代赈既带有灾区重建的性质,有助于减少灾民的依靠性,也有助于改善灾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在当地形成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增加受灾者的就业和收入等等等等。

  梁大人拿着小本本刷刷刷地写,中间添点自己意见问白拂对不对。

  “就是说,以工代赈能最大程度将赈灾银送到最需要补助的灾民手上。”

  “让灾民生存得到保障的同时,心理上得到慰藉,加快灾后重建。”

  “通过这一浩大工程,盘活当地民生经济,带动各行各业更快恢复?”

  白拂一一答复,尽量说得通俗易懂。

  梁大人脑子还算活泛,白拂点拨几下就能明白。

  “以工代赈发放银两不容易作假,更好量化,这样能减少中间贪腐机会。”白拂补充道。

  “万一有人为了多领工钱,故意拖长工期呢?”

  梁成认同白拂的说法,但他不是赈灾专员,关注点主要还是在定期完工这事上,赈灾是其次。

  “你们自己想一些激励政策啊。”

  白拂举了几个例子,“例如早期完工奖励多少银钱,拖工克扣多少银钱之类的,具体需要因地制宜。”

  梁成也知道自己有些为难人,忙点头,“是是是,这个我们能想法子。”

  等小本本写了好几张,他忽然又问道:

  “朝廷去年为修建道观拨了款,但是数额不足,原打算在当地征收,可如今南边涝灾,工程又势在必行,如此情况在当地征收的话您看...可行吗??”

  说到最后梁成自己都没什么底气了。

  人家都灾区了,可行才怪!

  但朝廷给他下了死命令,他也没得选择,否则也不会特地跑来饶州讨主意了。

  他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心中莫名升起一丝期盼,说不定小姑娘有化解的法子呢?

  这是什么鬼问题?

  白拂顿时有些懵。

  不是,刚刚明明谈的是以工代赈,怎么忽然转到预算不足的问题上去了?

  “您还负责这个?”她问道。

  “那倒不是”

  梁成神情讪讪,“这不是事情凑巧赶到一起了,各方面都有意见,我得说服他们才能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白拂哦了一声。

  梁成刚才话里话外透露了好几个信息。

  一是建道观不是临时起意,不管如今南边情况多糟糕都势在必行,二是大业国的朝廷穷得连建个道观都掏不出银子。

  关于大业国朝廷很穷这一点,白拂已经从斐公子那里了解了一些。

  斐公子说现在主流观点都说朝廷每年征收的税大部分被摄政王拿去充当军饷,宫中的一应花销几乎都是靠着福太妃背后的黄家,以及皇后背后的盛家撑着。

  若这是事实,那摄政王的军队不得富得流油?

  但白拂看到武尊学院的艺术之门,以及得知堂堂武尊学院院长大人孩子吃不起桂花糕后,总觉得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两派都没钱,那钱去哪里了?

  退一万步说。

  再怎么穷,那也是高大上的朝廷,能穷得连修个道观也掏不出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