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亡国之臣

加入书签


  3月23日,阴。

  自清晨起,东华门外便陆陆续续来了许多人,他们围在门外,久久不愿散去。

  王承恩一手扶着朱由检,一手拄着拐棍,也慢慢地来到了东华门外。徐胜慢慢吞吞地跟在二人身后,手里拿着个破破烂烂敲不响的拨浪鼓,傻乎乎地玩着。

  “让开!让开!”

  突然一群士子挤了过来,将三人挤到一边去。

  这些士子都还穿着明朝的衣冠,到了东华门外,秩序井然的依次跪下。

  只听见旁边一个人惊呼到:“周介生,他也来了?”

  “周介生,此是何人?”另外一人问到。

  “不会吧,你连周钟周介生都不知道?”另外一人摇头晃脑地说到:“此人乃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十六年进士!”

  “区区庶吉士而已!”那人一笑,说到:“你没看见前方那位白头老翁吗?那可是魏阁老!”

  “魏阁老自然地位尊崇,可是论起人望之高,却远不及周钟!”旁边一人解释到:“此人乃是复社领袖,江南士人对他尤其推崇。唉,大明之所以败亡,就是因为皇帝昏庸,不愿意启用我们复社人才啊!”

  “你也是复社的?”

  “当然!”那人笑着说到:“复社英才济济,我也是前不久才刚刚加入的!对了,还忘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玉森,乃前朝翰林学士!”

  “原来是赵学士当面,久仰久仰!”那人笑着拱了拱手,“鄙人王孙蕙,乃是前朝礼部主事!”

  “啊?原来是你!失敬失敬!你也加入复社了?”

  “哈哈!”王孙蕙大笑了一声,又连忙捂住嘴,只是眉眼间喜气洋洋,凑近了说到:“现在大顺刚刚开国,我们往后可要互相照应照应?”

  “正是,正是!”赵玉森欣然应下,将另外一人拉了过来,介绍说到:“这是我侄子秦汧,原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往后大家互相扶持着!”

  “理当如此!”王孙蕙笑着,也引荐了另外一人,说到:“我来介绍一位朋友,此人乃是张琦,原任礼部主事!”

  张琦一身大顺军流行的蓝袍箭袖短打装束,花白的头发像年轻人一样在头上挽了个髻,插着一朵黄花,满脸堆笑地望了过来。

  赵玉森眉头皱了一下,一句话脱口而出:“都这么老了,还想谋个富贵吗?”

  张琦却也不恼,胳膊一抬:“别看我长得比较老,其实还年轻着呢!要不咱去德胜门外比比跳舞?我保证扬起的尘土比你还高!”

  “哈哈哈!”几人捂着口鼻笑成了一团,一时之间,好不融洽。

  ……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徐胜粗粗一数,怕是六七百人都打不住!

  门口远处搭着一个土台,一块木板上放着一具焦黑的尸体。那便是所谓的“大明崇祯皇帝”了!

  前方不断有人插队,将三人挤得连连后退,最后竟然连东华门的门洞都看不见了。

  巧的是,先前那几个复社的人也被挤得连连后退,始终在三人的旁边。

  徐胜便又听他们表演了一段。

  “哎呀,怎么陈演也来了?”

  “哎哟,那可不是成国公吗?咦,旁边那两个小子是谁?”

  “莫不是……?”两人对了一眼,各自说到:“永王?”“定王?”

  这几人都是大明朝廷的小官,平日里连朝会都没他们的份。此时只能纯凭猜测。

  “果然是新朝气象啊!对了,传闻周介生此次欲当众献上劝进表,你们可曾听说?”赵玉森说到。

  “劝进表?未曾听说!”

  “我侥幸听闻过,那可是文采斐然啊!”赵玉森炫耀到:“其中言及当今,‘独夫授首,万姓归心’,而我大顺皇帝‘比尧、舜而有武功,迈汤武而无惭德’,故实乃承天应命啊!”

  几人神情一怔,又纷纷笑到:“玉森与那周介生竟然如此交好,连这等秘事都能让你知悉?”

  “哈哈,哪里哪里!”赵玉森谦虚到,脸上神色颇为得意。“不过是刎颈之交而已!”

  “往后,还得请玉森兄多多照应啊!”“是啊是啊!”“咱们都是复社成员,一定要互相帮助啊!”

  “应当的,应当的!”周玉森连连抱拳,做谦虚状。

  几人低声笑谈着,不知不觉间,早已将自己当做了大顺的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