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正午食堂

加入书签


  12月14日,11:45a.m.

  距灾变爆发已有60小时。

  厨房尚有两台冰柜在运转,如果不断电,其中的冻肉还能保存很长时间。

  但冰柜装不下的时令蔬菜,则没办法保存多久。

  蔬菜含有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若长期只吃干粮,很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为了尽可能长久储存蔬菜,郑浩试想过很多种方案,例如冻干处理、腌制处理等等。

  尽管这些方案,或多或少都会破坏蔬菜的营养,但总比彻底吃不到蔬菜强。

  郑浩一边思忖,一边推门走进员工食堂。

  刚才将三人带到食堂,他告诫他们待在原地,不要走动,就回实验室换下了那身防化服,套上那件平日不怎么穿的,专属于研究员的白大褂。

  与交给三人的统一制服不同,郑浩身上的制服,是研究所为每位研究员量身定做的,材质、面料都很考究。

  员工食堂内,三人翘首以盼。

  王鹏程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看到推门而入的人,有些惊讶。

  好年轻。

  在他的印象里,这位自称“所长”的神秘人,应该是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

  眼下这位年轻人,应该只有二十岁出头吧?

  其实,今年是郑浩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一年,他也已经二十五岁了。

  要是三天前的那个他,以那种颓废的状态,被人当作三十岁也情有可原。

  但是,自从灾变那晚,他身上就潜移默化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视力恢复,是最明显的一点。体力变好,也感受得到。另外,常年熬夜造就的粗糙皮肤,也变得平滑,甚至连青春期留下的痘印都变淡了。

  尽管还是顶着个鸡窝头,但眼中多了一股精气神,整个人都显得年轻了不少。

  郑浩环顾食堂,与三人目光相接。

  王鹏程和刘慧兰都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孙欧则站在后厨门口,此时刚刚回过头,明显窥探过厨房。

  郑浩眼底闪过不悦,但没有计较。

  他摊手道:“你们,有谁会烧菜吗?”

  这句话,他是盯着王鹏程和刘慧兰讲出的。

  那个小年轻肯定指望不上,但这俩看起来都在三十岁左右,应该会做饭。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郑浩点点头,“好的,跟我来,我提供食材,你们来烹饪。”

  既然他们俩会做饭,那自己就能省不少事了。

  反正今后肯定要四人一起吃大锅饭,也不用担心他们在食物上动手脚。

  孙欧不动声色的从厨房门口闪开。

  郑浩不用想,也知道他在偷看厨房里的食物储量。只是看看的话,郑浩也懒得搭理。

  王鹏程跟随郑浩走进厨房,望着冰柜里的冻肉,墙角堆放的时蔬、米袋、面袋,咽了咽口水。

  这几天,他都没有正经吃上一顿热乎饭。回想上次吃饭,就像记忆里的泡影,仿佛是很久之前的事。

  出于工作原因,他经常下馆子,但这不代表他厨艺不精。

  看见食材,他就不由自主的构思,能用这些食材做出什么菜……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黄焖排骨……他脑海里开始报菜名。

  半晌,他才回过神来,低头接过郑浩递过来的,蔫吧的蔬菜。

  郑浩将蔬菜塞给他,又从米袋里舀了小半盆大米,估摸着够四人的量。

  他放下米盆,对刘慧兰说:“知道蒸大米要放多少水吧?”他指指一旁,“用那边的电饭煲。”

  王鹏程看着怀中的蔬菜,有些傻眼,小声道:“不吃肉么?”

  郑浩头也不回,“先吃容易变质的。”

  “噢,好的。”王鹏程跟怀中的蔬菜一样蔫头耷脑。

  他承认郑浩的话不无道理。先吃容易变质的,确实很合理。

  想到这,他打起精神。

  只要一直在研究所生活下去,迟早会有肉吃!看起来,这位年轻的“所长”并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应该不会太苛待他们。

  他没有因为见到这么多食物,就产生邪念或贪念。

  一方面,王鹏程本身就是循规蹈矩的人,另一方面,郑浩装模作样的登场方式,确实给王鹏程一种“此人不易欺压”的印象。

  王鹏程把怀中蔬菜捧起来端详,陷入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