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灯塔(26)-第2/3页

加入书签
  可以直接投入生产的人数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有生存能力的青壮年,不是加入军方,就是投靠了地方武装组织,导致真正徘徊在生死线上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其次,很多人在灾变以前,从事的并非是技术工种或是一线体力劳动。其中服务业和学生占据了很大部分。就比如网络写手,保安和群演一类。

  再次,由于资料的缺失。很多人的学历和职称都无法被判定,采用考试的方法鉴别又需要漫长的时间。

  “我倒是觉得可以把人员先吸收进去,让他们动起来,再制订最低录入标准,让社会来决定淘汰哪些人。”蓝垒夏想了一下说。

  “我其实并不在乎米拉尔人可以创造多少经济价值,主要是能够快速恢复应有的社会秩序。”他说。

  对于城市的管理,他根本就没打算插手,也没空插手。阿斯洛林族和侨民才是他要担心的。

  路过七号候机大厅时,蓝垒夏看到了人山人海的一幕,人们排着队等着登记信息,物品洗消,检查身体,领取救济品等。好在进入星港后,疫苗已经注射完毕,否则此时来次爆发,星港得直接沦陷。

  “看起来增加一百台仿生人完全不够用啊。”真看到几千人把大厅塞满时,蓝垒夏还是被震撼到了。

  “录入和协调人员根本不够。不过等一批文职培训完,各项规范后就能比较效率的解决了。”奥斯顿解释说,“外围还有二万多人等着注射呢。”

  灾变爆发有段时间了,由于医疗体系的崩溃,难民们普遍受到病痛的折磨。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治疗统一在候机厅进行,病情特别严重的则转往方舱医院,直到身体康复后,难民才被准许进入地下城。

  看着休息区正在啃着黏糊糊棕黑色果冻状物质的难民。蓝垒夏问道:“仓库区不应该还有冷藏的各类食物么,为什么直接发的蛋白质块?”

  “食物储备是充足的。问题是我们完全不认识米拉尔人食物,更别说烹饪了。而且就算会烧,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和炊具。”奥斯顿面带惭愧的说。

  对外宣传里面,他对伙食的描述可不是这样的。

  不过,想来是难民们在外食不果腹,挨饿受冻久了,居然也没人报怨,反倒是捧在手里,吃得一脸满足。

  “关于生活物资方面的匮乏,基地已经组织了一个汽车团在独立团护送下在城市废墟里搜寻,并运回星港了。”奥斯顿补充道,“只是没想到短期内来这么多人。”

  蓝垒夏看着心酸,不由感慨:“希望人类不会遭遇到这些吧。”

  曙光城入口处是一个阶梯通道,整体倾斜向下,外部则是个海螺状金属掩体。蓝垒夏和奥斯顿下车时,见到了在门口迎候的保罗斯与市长恩芙兰。

  “恭喜保罗斯团长高升了。”蓝垒夏上前主动和米拉尔人的独立团长握手。

  “你能康复我也很开心。”保罗斯说,他停了下又道,“其实我宁可继续做营长,让上级派一个团来支援。”

  迈斯特拉战局极端恶化,正规军部队都是各自为战,能守住手里的领土就是万幸。上级就算有心支援,也没有能力,别说部队了,连武器和弹药也发不出来。

  于是乎,就成了打游击发展根据地的模式。军官能拉出一个营的队伍就是营长,能拉出一个团的就是团长。各种独立营,独立团,独立旅多如牛毛,但想要归拢,并由战区集中指挥却相当困难。并非这些部队不服从命令,而是很多都被阿斯洛林族部队分割包围了,根本无法运动到指定的集结作战区域。

  按照灾变前统帅部的部署,这座城市里面至少布置了23个师。但此刻上级却连一个团也凑不出了。

  保罗斯很希望能够尽快从难民里挑选出一批年轻人组建部队后投入战斗,尽快恢复各部联系。然而市长恩芙兰却更希望把劳动力用于恢复生产上。

  双方为此吵了几架,几番拉锯后才商定组建一支4000人的预备队伍。但预备役兵员早就被抽调得差不多,如今再加入军队的,几乎都是从没摸过枪的年轻学生了。

  城市的一到五层都是军事训练基地以及武器弹药库。这样安排的原因,自然是方便预备部队可以第一时间出城投入战场。另外,假如表层阵地全部被敌军攻占,那么敌军在入侵城市时,还是会受到顽强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