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自罢相以来,挂一品官衔开府仪同三司,深居简出,从不轻易抛头露面,只在他那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华丽府邸内面见蔡党心腹党羽,遥遥把控朝中局势。
蔡京自崇宁二年执掌中枢以来,严厉打击元佑党人士,大肆提拔他的党羽吴居厚、王汉之、王黼等十余人为僚属,重要的国事,如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尹牧,每事由三、四人负责。所有决策,都出自讲议司。
一时之间,蔡党的权势滔天,风头正劲。蔡京本人也挟雷霆之威领袖朝野,再无抗衡之人。
事物总是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律。蔡党肆无忌惮兴风作浪弄权的时候,也是他们惹得天下百姓士绅天怒人怨的时候。
说起来也奇怪,恰好在蔡京当政期间,发生了天象星变,彗星出现了。于是蔡党倒台也就顺乎自然,人心所向。
史书记载蔡京因天象星变而导致罢相。其实要说是蔡党惹得其他士大夫集团心中怨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未尝不可。
赵佶作为皇帝的心态至今无人可知,虽然旨意明面上的罢相理由是免遭天嫉,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赵老大的帝王心术在作怪,有意搓搓蔡京锐气,也是可以这样理解的。
没有制衡的权相没有那个皇帝敢放心使用,这是肯定的。赵老大虽然谈不上是什么杰出明君,却也不是那种完全傻到无可救药的白痴。如此多的攻讦集中在蔡京身上,加上令人迷惑恐惧的天象,于是赵明诚的老爸赵挺之被赵老大搬出来做宰辅,取代煊赫一时,难以制服的蔡党。
所以,从赵挺之上台的一开始,就注定和蔡京是水火不容的,赵挺之极力打击蔡党,也就有了本能的需要。
无奈赵相公心有抱负,宰相当的实在水平有限,一边严厉打击蔡党,却一边废止以前蔡京一伙当政时颁布的法令,自以为是在抽蔡京的脸,却不知所有法令皆为赵佶签字认可了的,已经慢慢地把赵老大给得罪的差不多了。
赵老大内心世界里是倾向于王荆公(王安石)一派的新党主张,虽然蔡京这个变色龙谈不上是个真正的新党,但是至少蔡京是迎合了赵老大的新党改革的政治倾向,推出的法令也是赵老大内心认可的。
赵老大是有自己的政治野心的,比如富国强兵,比如他对幽云十六州的病态渴望。他是不会甘心做一个守成的君王,淹没在历史上众多没什么卵用的皇帝堆里。只有开疆拓土取得超迈先祖的功绩,才是赵老大这种文艺皇帝的梦幻追求。
于是赵明诚的老爸赵挺之悲剧了。他这种废止以前新政法令的做法,等于一边打击蔡党一边等于朝官家脸上抽耳光。
“哼,愚蠢得紧,不可救药,老天爷给他机会,他赵挺之却是把握不住,在为人处世、揣摩圣心,为官之道方面,他赵挺之比之高俅和童贯这等武夫,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还有多。”
晚间的书房之内,时已六十的蔡京一副精神又儒雅的形态,喃喃感慨。
蔡京其实真的是个气质翩翩老帅哥,既帅气又儒雅,而且城府深沉,喜怒哀乐不显形于色。
没办法,官家就是个文化人,审美什么的,那是一等一的讲究,这是渗透到赵佶的血液中美学基因。所以蔡京才能被赵老大如此看重,外貌这一关是必须的条件。
奇怪的是,蔡京本性腐败贪婪至极,他的装束和打扮却是相反,清俭到了极点,只是一身青白长衫,一件黑色长袍罩在外面,看上去像一个人畜无害的读书人。
身边的心腹幕僚吴居厚抱拳道:“恩相英明,果如您之所料那般。赵挺之如今预感到形势不妙,所做的却不是韬光隐晦,而是变本加厉的打击不同意见官吏,就连童贯那武厮也顺便被他咬了几口。恐怕,赵挺之的厄运就在眼前了。”
“不会那么早,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要些时日。”蔡京闭上眼睛轻声道,“居厚,我命令你去暗中调查高家小儿的事情,是否已经有了进展?”
蔡京对高墨涵组建了个什么会,把他蔡府的“太师堂”的那帮人驱逐的干干净净,心里十分不爽。虽然蔡京对汴京城的那一帮地痞混混看不上眼,也觉得他们上不得什么政治台面。但是,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他蔡京啥时会被人欺负成这副模样了,实在窝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