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莫须有

加入书签


    还有消息说,推官付经纶被气得摔了官帽而走,于济州时文彬老爷处大肆弹劾高墨涵胡乱作为。

    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是心腹推官,一个是于时家有恩的实干派能人,时文彬对此也多有操心,却最终感到对两边都爱莫能助。是的时文彬就这德行,旧党的人士都不太喜欢新奇,也不太喜欢做事。

    同时时文彬也深深的觉得,或许有天高墨涵会被人捉去害死,也难说有天会以大宋以来身望最足、争议最大的酷吏身份去宰执天下。这就是有理想的实干派酷吏们的命运,而显然同是知县,目下的高墨涵的骂名和争议,比当年的王安石还要大些……

    高墨涵不太担心自己面临的问题,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大宋是唯一能容忍声望和争议爆表的大臣的王朝。换其他朝代的话,最好指望遇到李世民,因为那家伙虽不容易忽悠,却也是个基本不杀大臣功臣的家伙,除此之外的话,大概率是被皇帝捉去害死的。

    现在就是大宋,虽然不是最好最开明的时期,但高墨涵和皇帝关系不赖,又有张叔夜高俅这样的人撑腰,所以高墨涵除了不敢造反之外,什么都敢……

    时文彬来了书信,而不是再派人来给高墨涵添乱。

    信里除了满满的关心外,剩下的全是臭骂高墨涵肆意妄为,最不能容忍之处是高墨涵把县丞放假,气走付经纶,抬举宋江这三点。虽然宋江是老时的朋友,不过是的,时文彬这样的保守派不太能容忍此举,因为这也是破坏官场固有的规矩。

    信的最后,时文彬大人千叮万嘱:“明年如若财税不足,还可以用‘你年轻经验不足,新上任’等等来转圜,但若造成哗变等不安定因素,杀人流血过多,则本州也护不住你。做事做人仁慈之心不可丢,太过激进不行。望小高谨记!”

    “宋江。”高墨涵放下时文彬的书信道。

    “卑职在。”宋江规规矩矩的低着头。

    “我说口语,你斟酌用词拟句,给时老爷回信。”高墨涵道。

    “卑职明白。”宋江并非读书人出身,但做为押司,官文方面的文笔还行。

    高墨涵道:“老子知道所面临的是什么神马情况,叫时老爷给我操心不好意思了。郓城既是我的治下,也是知州大人你的治下,咱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利益是一体的。你执掌郓城多年却毫无建树,其本质原因就是王世仁系。除你之外人,不容易有人理解我高墨涵难处。咱们不看广告看疗效,太好听话我不会说,只请知州大人给我一年时间,一年之内只要郓城不哗变,你给我顶住一切外部压力,一年后我高墨涵还你一个崭新的郓城,三年之后还你一方乐土,一派繁华。”

    宋江提笔速写,自然而然的依照惯例,把“老子”替换为“下官”,把你替换为您,把“神马”替换为“什么”。广告疗效等听不懂的一律删减了事,又替换了几个官场读书人间管用的书面语,如此就完成了。

    高墨涵过目之后签押,然后道:“私信形式送往济州时文彬老爷。”

    宋江屁颠屁颠的去了……

    类似牛青那类的泼皮来“击鼓鸣冤”的事没有了,但是越来越的农户赶时髦似的来击鼓,目的只有一个:想种田。

    大宋的律法是否支持群体诉讼此点高墨涵自己也没弄懂,但目下梁红英来报:“这次聚集了几百人,很整齐,也不知道是谁推动的。”

    史文恭抱拳道:“让下官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吊打,此风不可涨。”

    高墨涵也不喜欢面对一大群鸟毛道理不懂的大头百姓,一个两个还好,人一多就不行。

    不过迟疑了片刻还是没同意把他们抓起来,摇头道:“得去见他们。成群结队的来问我要说法,好歹证明他们还是民,得不到诉求,下一步,这些孙子中的一小撮,就容易成群结队的上梁山。固然上梁山老子也不怕,一起剿灭了省事,只是从奸商的角度说,妈的这些全是低价劳动力明白吗,干掉他们倒是简单,然而若是全部砍死了将来谁给国朝纳税,谁给老子们赚钱。传话,升堂。”

    ……

    堂是升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