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遭遇谷口-第2/3页

加入书签
    连日来,李典一直在生病,浑身无力。他披上铁甲,叫从奴提了铁兜鍪,来到马前准备上马。他拽住坐骑的辔头,左脚踩上马镫,蹬地要待翻身上马,却突然感觉头顶上一阵晕眩,眼前骤黑。只得收脚下来,两手扶住马鞍喘气。左右骑士见此情形,纷纷勒住辔头下马来扶。李典摆手遣开众人,硬咬着牙用力骑上了马背,顿时感到眼前景物摇晃。他定了定神,挥手示意前进。左右见主将病体不支,心气未免增添些许沮丧。

    就这样直奔谷道,才走到谷口,就遇到了吴人的前驱。吴兵见汉军赶来,霎时撤出谷口,直奔谷外斜对的一处小山包。汉军急忙出兵追击,见坡上吴人约莫有数百人,在坡顶结阵不走。李典得知前方遇敌,就命将数百弓箭手出谷列阵,与吴人进行对射。其子李祯提议说:“贼后必有大队,不如趁着他们没有聚齐,先把这支兵势吃掉,然后把后面的人堵在谷口。”

    李典不允道:“我方大队也没有到,敌情也不明朗,万一吃不下来,就是自入死地了。”

    过了一会,前驱又来报说,吴人在高处燃起篝火,火光熊熊,似乎是在同山上之人沟通交流。

    李祯又想带千余人驱散吴人,见李典摆手不语,他只得作罢。

    不久,汉军后续大队陆续赶到,在山脚下结成厚阵三重,与吴人形成对峙。就这样僵持遥望。而在山间的吴人旗帜也越打越多,沿山坡左右展开,随看看不清楚有多少人,但显然是超过了八公山上原本的守备。李典见状,顿时猜到是有吴军已从陆地上支援八公山,想在初到之下,直接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而水师却完全没有通报消息,这不禁让他在心中暗骂,同时又向郭淮传递消息。

    郭淮为了前观吴阵,命越骑校尉岑光率两骑出阵问话。岑光是前南府大都督魏延的亲信,对吴军非常了解。他领命出阵,身上甲胄齐全,还着红色披风,头戴皮帽,腰间悬了一把短刀,但没有带弓矢,这就是要谈话的装束。

    岑光领两名随从接近吴阵,命从骑自报身份,请吴人出阵通话。不一会,吴阵中前出一人,也没有携带弓矢等物,缓缓走到与岑光相聚二十步的位置。吴人不等岑光说话,先问道:“你方何官在此,请予通名。”

    岑光于是回答说:“大汉右将军与安东将军率精兵十万在此。”这说得是周不疑与郭淮的官职。

    吴人笑道:“关元帅因何未来?”

    岑光也笑道:“元帅滞留宛城,正等沔水落潮,时机合适,就率八万骑直扑江陵。”

    荆州方向吴人才打了胜仗,知道岑光是在说大话,令使者不禁哂笑。

    岑光反问道:“你方所来何官?”

    吴人大声说:“扬、广强兵并至。”

    岑广问:“居中何官,左右又是何人带兵?”

    吴人说:“丹阳都督吕蒙居中,左军吕交州,右军朱零陵。”

    岑光听说交州和荆州兵马都来了,又见吴人旗帜漫山遍野,随风飘扬,不觉微微色变。但他知道此时绝对不能弱了声势,就又抬首高声说:“如今大行天子率王师至此,一意复兴社稷,造福万民,汝等却屡屡抵抗,是何道理?”

    吴人不料汉使突然问这个问题,微微一愣,转念答说:“天分南北,有何可问!”

    岑光知道自己占据了话语的上风,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嘴上却愈发强势,冲吴人说道:“那我送你们一句话,天道赏罚善恶,当遣你等送死来也!”说罢,径直回马而走。吴人使者见状,也拨马回阵,两军准备接战。

    郭淮听岑光回报,得知不仅三吴的援军已赶到淮南,就连荆州、交州的兵源都到了!那就是吴人打算在这里打一场举国之战了!他不意吴人的决心如此坚决,一时有些懊恼。但到底对面来了多少人,谁也说不清。事已至此,两军遭遇在谷口,谁也无法从容离开,只能一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