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情况很乐观【第三更!求订阅!】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十来天时间,柳铭淇便着重于抓两个蜂窝煤工坊的生产。

  他也没有用什么皮鞭来做爱的鼓励,而是很简单的用利诱之。

  “工作时间内,合格完成生产任务,成品率达九成五以上,并且超额完成两成的,每日工钱上涨二十文。”

  “超额完成三成,每日工钱上涨三十文……以此类推,倘若能多完成一倍,当日工钱上涨两百文。”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加钱,让每一个小组都激发了潜能,每天完成的任务都比预计的多不少。

  这也让朝廷的大佬们啧啧称奇,想不到如此高的产量,都还能有提高的余地!?

  京城里面几乎所有的马车行,都用做了来运输粮食和蜂窝煤到新野和信阳,再由新野和信阳两个集散地,飞速的朝着周围的四个省份运送而去。

  要不是从湖北湖南进入四川实在是太困难,说不定他们能通过雪橇车送到四川盆地里面。

  其实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换成在东北,冬天河面都会冻成冰,直接雪橇车从冰面上,沿着长江航道一路便可以畅快的入川了呢!

  如此的不惜工本,让这一次的紧急赈灾取得了大好的效果。

  浙江、江苏两地的雪橇车也早就投入了使用,但因为距离实在是太长,他们的许多粮食和物资,根本来不及运送到湖北和湖南两个省份。

  所以这也多亏了景和帝跟大臣们早有准备,从京畿地区这个最近的区域开始运送粮食物资,这才尽最大可能的救助了两湖地区的灾民。

  随着暴风雪已经停了好几天,新野和信阳的两地除雪队伍反而是没有怎么动静。

  这也是对的。

  因为数百辆的雪橇车还在帝国腹心地带四处飞驰着呢,你把雪除了,它们怎么能运送货物?

  刚刚除雪后的地面,雪橇车肯定不行,连马车行走都是很难的呢。

  他们要等到积雪开始自己加速融化了,雪橇车运行已经达到了预期,这才会开始疯狂劳作,打通通道。

  暴风雪停下,各地的飞鸽传书也开始恢复了正常。

  湖南和湖北两地最先发来报告,大致统计了五百多个重要的村乡镇城池区域,这一次暴风雪之中遇难的人数超过了八千多人,受灾人数整体超过了七百万。

  数目看起来有些惊心动魄,可是你考虑到两湖地区一千七百多万人的总体规模,以及这是在古代的环境中,能只遇难这么多人,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至于受灾的那也没办法,该倒塌的房子一定倒塌,该损失的各种财物也会损失。

  这真的多亏朝廷的果断和不吝啬粮食的救灾。

  也多亏柳铭淇发明的大中小雪橇车,运送的物资真的是救了万千民众的性命。

  还有那每个村庄、城镇都会扔下数千、数万、数十万个的蜂窝煤,更是让取暖成为了现实,即便是再冷再不能通行,也有蜂窝煤可以烧。

  为此,朝廷里面的很有一批人,都在向文渊阁阁老们请愿,说要不要给裕王世子提前加封一个爵位,以示表扬和酬劳?

  普通官员要是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连升三级都不足为奇,如果是六部尚书主持,基本上等两年便入阁有望。

  可柳铭淇作为一个宗室,亲王世子,你能怎么封赏?

  钱财?

  官位?

  都不合适!

  所以还是封爵吧。

  爵位反正就是多给一点俸禄,大康朝不差这点钱。

  可曹仪在跟皇帝说的时候,景和帝还是否了。

  柳铭淇已经亲王世子五俸了,现在再给他加爵位,那就不是奖励他,而是在害他了。

  如果就这么一直的封赏下去,到了太子继位,他还能用得动柳铭淇吗?

  不过景和帝也怕这小子多想,还专门叫他去了一趟,解释了一番,说“我都给你记着,咱们来日方长,不要急”之类的话。

  柳铭淇自己也不在意。

  身为宗室,享受了全国民众的奉养,那么就该尽责任。

  想要大康不崩盘,一样的必须要努力。

  我大清的八旗子弟,在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进军京师的时候,还鼓足勇气拼死一战,数以千计的人前仆后继的战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