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即将到来的第三局(两章连发)-第2/4页

加入书签
  没办法,才不到16岁,半路出家,就加强体能训练也刚没开始多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第一步展示,还有后续的关注,要始终能给人一个不断飞速提升的印象,这在他看到鲁教练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雏形。

  想到了这些,卢林脸上的笑容不由淡了些,“小冯,林幕下一步的体能训练步子要加快些。包括其他的孩子们,都要有一定程度的加快。这一届比赛,我们在体能上吃亏了不少啊。

  离明年的比赛也就三个多月,刨除掉春节和放假,他们实际上可以补强的时间不到3个月。体能和技术之间的平衡点,很需要些精细的专业考量。

  我以前是运动员,我们那会儿的训练都是不管不顾的上,虽然总体看起来似模似样的,但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些的确是影响到了。

  现在时代不同了,有些人还依然是按照传统在练,有些人也在尝试着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改变。好坏与否争论不休。可我始终相信,科学有他的必要性。

  让技术和身体结合起来是目的,让身体素质不断提升,飞速提升也不会影响到技术发挥和身体成长的潜力,这才是训练的真正意义所在。

  所以,你看,如果分阶段式的,大概每三个月一个小周期,每半年到一年一个大周期。每个周期都可以看到比较大的成长。

  这样,理论上会不会有问题!?”

  身体是技术的保障,这在球类的竞技运动中,毫无理由可讲。林幕要始终能达到关注的预期,甚至超出,体能必须要走在前面。

  话是这么说,但他可不想以牺牲孩子们的身体潜力来博取短期关注。

  “或者这么说吧,应该是要把控怎样一个度?我不太懂,体能训练是我安排,但我就是按照以往自身的经验加了些自身理解。如果高强度的话,营养理疗方面能否结合起来?结合起来,是否能科学合理的达成目的……”

  冯静这次没有任何随意,稍沉吟后,很认真的说道:“加快步子,无非就是尽最大可能的让体能训练踩着极限的边缘走,再通过辅助手段减少损伤的影响。要是说完全没有损伤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所要涉及到的不但是身体上的负荷也有心理上的倦怠。说起来,都属于运动学的范围。从专业角度来说,你安排的训练和我根据学生预测生理数据和实时表现结合起来,达到快成长的目的不难,可,实际上……”

  “实际上,老卢,我们该考虑下体校队伍的性质,以及学生训练内容和程度的必要性,同时,也要考虑到队里的孩子们的接受度。

  不是嘴上说不累,心理和身体就能接受的……”

  说到这里,冯静看向了林幕。

  冯静的话既是说给卢林听,更是说给林幕听。

  小林的表情是淡淡的,但看样子,应该是在思索我说的话。

  在她们的认知里,林幕这小子不同于很多差不多年龄的学生,她们也从来不把林幕当小孩来看待。所以说,像很多体校和梯队那样,就直接命令指派毫不顾忌的那种教、训模式,他们从不考虑。

  在做任何训练前,他们都会把方式、意义和利弊说清楚,如何选择,要看他自己。

  而且,林幕是队长,队长的身份决定了,队伍里其他队员的一些私下的交流活动,也需要他来达到上下串联、沟通的作用。

  林幕确实是在思索,卢林应该只是提一下下一步的训练,他想先和冯静沟通确定下。

  而冯静的说法更实际,他也知道,其实更多的是说给自己听的。

  排球或者说任何一项运动,是竞技也是理想,很多人都为了这样的理想付出了很多。

  能最终光鲜人前的,收获也许能对得起付出。但更多的,或许只是在一段青春时光中留下了一点遗憾罢了。

  伤病、失意、黯然,甚至影响未来的人比比皆是,这也是现实。

  而体校更是如此!

  大的体校人数过千,小的体校人数也有几百,可真正会在体育这条路走到更高处的人,少之又少。

  在面对现实时,人们就不由的会想,付出是否值得。

  那我呢?还有现在的小伙伴们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