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进攻麻烦一点的就是补给运输。
目前没有马和牛,补给运输全靠一副担子和两个肩膀。大肚、笨港、麻豆、新港等归附区共有40来个村子4000多人口,征发400名劳力并不难,每个劳力每天的报酬是大米5斤。
这个价格的报酬,土人们抢着要来,还嫌征发劳力的名额太少。土人们非常善于行走小路,他们挑着担子、背着东西比战士们走得还要快。
为了保持体力,顾二和张理带着部队每天只行军60里,花5天时间来到新港社。
战士和运输的劳力们扎营,准备修整,顾二、张理、郭怀一等人去热兰遮城实地侦察。
新港社离安平只10里路程,顾二一行很快到达热兰遮城外。
实地一看,与想象中的情况不一样,热兰遮城不是建在岸上,而是建在一条堤上。岸上大片的土地不用,把城建在这么一个宽度不到300米的堤上,荷兰人不知道是眼睛有病还是脑子有病。
郭怀一说:“这块长堤一样地方就叫‘一鲲鯓’。荷兰人初到安平时,老实得象个孙子,他们提出要买一块地方歇脚,赤崁社的土人们不让他们上岸,只把这样一个长堤一样的地方卖给他们,他们还千恩万谢地接受了。这个地方外面就是海洋,里面就是台江内海,宽约300米,长约3000米,像一条长堤一样围住台江内海。堤的两端是两个从外海进入台江内海的口子,西边那个叫鹿耳门,东边这个叫台江口。”
顾二边听边点头,心中却大骂:历史记录不清楚害死人,只记录地名叫“一鲲鯓”,不说清它其实就是一块狭长的岛。本来以为可以象攻击普通城池一样从陆地上直接攻击,可现在想要攻击热兰遮城,得越过鹿耳门或台江口,还不如开着大船从海上攻击呢。
跑到台江口测了下水文,宽度虽然只有50米,可是中间有两米多深,还是得划船过去。新港社只有几条独木舟,靠他们运送部队过去完全是不可能。
热兰遮城面对台江内海的那边是码头,大大小小的停着几十艘船。顾二问郭怀一能不能去那个码头上骗几艘船来用一下?郭怀一说那个船开起来太麻烦,还不如扎几个木筏子顶用。
对呀,扎木筏子!顾二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有时候最简单的法子反而最实用。连队一直在搞探索,为了方便开路,安排了一些战士带着砍刀,工具是不缺的。而台江内海周围到处都是树林,扎木筏的材料随地可取。
解决了难题的顾二带着一伙人回到新港社,把连长、排长叫到一起开了个战斗部署会,准备第2天就发起攻击。
第2天寅时起床造饭,寅时三刻出发,卯时到达台江口。
民工就近伐木扎木筏,战士就地修整。卯时三刻,扎好了20个木筏子。
这个时候热兰遮城那边的哨兵意识到这是一伙敌人,敲响了警报的钟声。
汉斯普特曼斯登上城楼,用单筒望远镜向这边僚望。3千米的距离,在望远镜中人像蚂蚁一样的小。普特曼斯看到这一群人用木筏子过渡,他耐心的观察,直到全部的人员渡过台江口,他确定这伙人没有火炮。
难道是附近土人社联合起来反抗?凭普特曼斯对土人的了解,觉得这不可能。那么还有什么人会来攻击热兰遮城呢?不愿交税的商人?不象,也不可能。难道是郑芝龙?不象。如果是郑芝龙的话,那他就会开着大船直接冲进台江内海。但很明显,这伙人没有船。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明显,都不是。
把可能的敌人都想了一遍,猜来猜去,普特曼斯猜不到这伙人的来历。但有一点他确定,这伙人没有带火炮。没有火炮那就休想对热兰遮城造成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