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八章 如此生活三十年。-第2/3页

加入书签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这首歌的歌词背景很简单,就是90年代初的工人下岗大潮,社会剧烈转型所带来的巨大伤痛平分给了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成为一代甚至两代人都无法忘却的伤痕。

    

        虽然这首歌的歌名非常的有地域特性,但是却又不是真的只指“一个人”!

    

        这首歌唱的是一个群体!

    

        这首歌是后工业化时代那些被抛弃的人们内心的呐喊!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夜幕覆盖华北平原,忧伤浸透她的脸。”

    

        “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

    

        “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

    

        “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这首歌的歌词其实并不算多,但是却字字刺痛人心。

    

        歌词中唱的“大厦”,在每一个听众心中,代表的意义都不同。

    

        可能是家庭的大厦,也可能是工作的大厦,幻觉的大厦,生活的大厦,舒适圈的大厦,全部都有。

    

        而大厦,最终都会塌的。

    

        叶未央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刚工作,有个室友。

    

        当时那位室友在一个国企上班,就是每天六点下班,把衣服拿去干洗+取干洗的衣服,回家喝一瓶啤酒,然后九点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又去上班,日复一日,一成不变。

    

        当时叶未央一听这首歌第一个想到就是他。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更让人感到荒诞可笑的是,叶未央听着歌,还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曾经他们就是歌曲中唱的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

    

        最后一批分配的大学生,然后安稳工作几年,被双双通知下岗。

    

        他幼小的人生,从一个相对富裕的生活环境,变成了跟妈妈去市场卖衣服以及爸爸南下工作的变化。

    

        那时候,不过几岁的小叶未央,心中的大厦正在崩塌。

    

        妈妈本来是个连家务都不怎么会做的干部子女,除了会计没啥技能,下岗后迫于压力,批发了一袋衣服,来到市场卖。

    

        那时他还挺小的,但妈妈手足无措的坐在摊位旁边,害羞得不敢吆喝的表情,他现在还记得。

    

        最后妈妈还是卖不出去衣服,把那批衣服给邻居处理了。

    

        那时候,大厦正在崩塌,一直贴身照顾她们母子的父亲,无奈之下南下到鹏城打工。

    

        那时能联系爸爸的只有楼下一个公共电话机。

    

        叶未央半年可能才能见到爸爸一次,每次见到爸爸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一张疲惫的脸庞,至今他还记得很清楚。

    

        他的家庭从还算富裕,变成了一直很拮据。

    

        其实这件事对他的人生并不算是多么绝望的事情,毕竟后来生活很快也走上了正轨。

    

        但这个大厦的崩塌,对他那个小小而又脆弱的家庭,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老一辈的思维就是简简单单在一个地方安稳的工作,结婚,生子,过完自己的一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