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担忧

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我在大唐能签到

  “卖报,卖报!新鲜出炉的《贞观月报》,五文钱一份,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卖报,卖报!新鲜出炉的《贞观月报》,寻常百姓的做官之路,只要五文钱一份。”

  长安城,大街小巷,有很多十二三岁的少年,抱着一沓报纸,沿街叫卖。

  他们喊的口号是林轩告诉许敬宗的,至于名字,林轩原来起的名字是《大唐月报》,但是李世民看了以后不满意,改成了《贞观月报》。

  至于为什么不是日报呢?

  别逗了,以这个时代的效率,根本做不到每天都发行一份报纸。

  收集新闻,编写,再印刷出来,根本不是一天可以搞定的。

  林轩仔细考虑了一下,选择了一月一次。

  等熟练了以后,可以改为半月一次,或者一星期一次。

  长安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城市,百姓接受一些新鲜的东西能力非常强。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看着卖报少年手里的报纸,出声问道:“小娃娃,你这个报纸有什么用?”

  “大叔,这个报纸上面刊登了大儒的文章,和一些朝廷政令。只要五文钱一份,大叔要不要来一份?”

  “我对文章没有兴趣,朝廷政令倒是想了解了解。能不能只买关于政令那一部分?”

  “不行,报纸是一整张,没法单独卖。”

  “那好吧,给我来一份!”男子犹豫了一下,掏出五文钱,递了过去。

  报童收下钱,把一份报纸递给了男子。

  周围为了很多看热闹的人,见真有人买,都好奇的看着。

  报童眼睛一转,大声说道:“诸位叔伯大爷,报纸上面有关于科举的详细介绍,只要考中就能当官。诸位不想了解了解么?”

  有不少人心动了,加上五文钱又不多,有几个人当即选择了购买。

  “嘶,这么大一张纸,上面的字还是印刷的,才卖五文钱,你不会搞错了吧?”

  第一个买到报纸的,把报纸展开以后,善意的提醒道。

  古人对文字还是非常尊重的,在他们看来,报纸上这么多字,再加上这么大一张纸,才卖五文钱,在他们看来太便宜了。

  “就是啊,这么大一张纸,差不多就值五文钱了。”又一个拿到报纸的人说道。

  报纸用的纸非常大,没有经过裁剪的。

  毕竟现在的技术,印刷出来的字,还是有点大的。

  报童弯腰拱手说道:“多谢大家关心。这个报纸是朝廷办的,根本没有赚钱的打算。各位放心买就是了。”

  报纸本来就是用来宣扬朝廷政策,让那些官员不能在愚昧百姓。

  如果要赚钱,价格就要高不少,普通百姓根本就不会买。

  “给我来一份,我家儿子正在读书,五文钱就能看到大儒的文章,实在太划算了。”

  “给我也来一份。”

  报童高兴的说道:“大家不要急,一个一个来。”

  他们卖的越多,拿的钱也越多,这么多人买,他当然开心。

  东市

  一辆马车缓缓驶过,听到外面叫喊卖报的声音,马车里一个女声响起:“停车!”

  “快停车!”马车边上跟着的侍女,连忙喊道。

  马车停下后,侍女在车窗边上问道:“小姐有何吩咐?”

  “去买一份报纸回来。”崔玉秀说道。

  “是!”侍女连忙去买报纸去了。

  没多久,侍女拿着一份报纸回来,送到了马车里。

  崔玉秀接过报纸,饶有兴趣的看了起来。

  其他的东西她不在意,直接找到了关于科举的文章。

  隋朝发明科举制度,是为了打破了九品中正制,由世家垄断官位的现象。

  但是迫于世家的压力,科举在当时并不是唯一的选官方式。

  加上读书人大多还是世家之人,科举对世家的影响并不大。

  自从李世民下旨以后官员选拔,必需通过科举以后,就不一样了。

  崔玉秀听到报童喊的话,好奇之下,就让人买来一份。

  “呵呵,原来就是为了拍李世民的马屁。”崔玉秀撇了撇嘴。

  雕版印刷的花费可是非常高的,报纸又不是书籍,可以重复使用。

  为了拍李世民的马屁,耗费这么大,根本不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