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寡妇再嫁-第2/3页

加入书签
  抛开寡妇这个身份不说,下嫁儿子是绰绰有余,难怪大郎如此迷恋这个女人。

  二郎看到谢贺氏,双眼放光。

  他心里想,自己如果能够找到大嫂一样的女子,祖坟一定冒烟。

  他发誓以后好好读书,争取考上进士或者秀才,娶一个如大嫂一样的美女。

  谢德书当然还甘心,还是全力阻拦:“谢贺氏虽然还是完璧之身,但是人在谢家。按照族规,理应谢家处置。”

  “易安居士寡居尚可嫁人,大宋的两位圣人(皇后)也是二嫁之身。大宋法令也没有规定寡妇不能嫁人。更何况谢贺氏又是完璧之身,哪里不能嫁人?”黄东嘴角勾勒讥讽笑容,有理有据地反驳。

  谢德书一脸窘态,但是他很快找到理由。

  他冷冷扫视谢贺氏一眼:“谢贺氏娘家没有来人,她依然还是谢家之人,当然应该遵守谢家族规。”

  谢贺氏家里贫穷之极,当初谢家出了重礼,才成为他的儿息妇。

  “谢贺氏已经提出要回到娘家,谢保长,难道汝想阻拦她回到娘家?”黄东盯着他,逼着谢德书表态。

  谢德书哪里示弱,脸上浮现讥讽笑容:“谢贺氏的娘家没有来要人。”

  谢贺氏家里贫穷,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根本就不愿意上门把女儿领回去。

  大宋结婚难,聘礼难,陪嫁之礼更难。

  如果聘礼是五十贯,那么陪嫁之礼是加倍,高达百贯。

  苏东坡为了嫁女儿,不懂卖地九千四百贯作为女儿嫁妆,私下称破家嫁女。

  皇帝嫁女则更高,驸马不用出一文钱,可以得到七十万贯的嫁妆。

  范文正乃是高官,即使如此,他嫁出次女时,几乎倾家荡产。

  士大夫如此,老百姓只好跟,嫁妆几百贯乃是常事。

  有些老百姓为了给女儿凑嫁妆钱,从女儿出生就开始积攒,如果到时候凑不够就得破产卖地。

  介于嫁妆如此之高,范文正公在初订《义庄规矩》时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

  即使如此,这些嫁妆也高得惊人,差不多相当于后面二三十万甚至更多。

  有些穷苦人家干脆就不嫁女儿了,无奈之下只好让女儿一直留在家里。

  而大宋厚嫁之风也进一步加深了时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更甚者还引发了溺死女婴的极端现象。

  黄东眼睛一转,顿时她的娘家贺家没有要人的缘故,嫁女乃是赔本买卖。

  怎么办,对方有理,而且占据了大义。

  “吾认她为义妹。”他眼睛一转,就要冲口而出。

  刚刚有这个想法,他就后悔不已。

  父母都是佃客,能够供他读书已经尽了九牛二虎之力。

  他家里还有三个妹妹,这三个妹妹的嫁妆只有依靠他来想法子。

  田亮突然从后面出来,对着谢德书拱手一礼,嘴角勾勒戏谑一笑:“谢保长,在下愿意认她为义妹。”

  听到此话,黄东松了口气。

  他刚刚当上亭长,俸禄实在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田掌柜,汝愿意认谢贺氏为义妹?”谢德书退后几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嘴巴张得大大的,差点合不拢来。

  田亮打量他一眼,脸上浮起淡淡笑容:“怎么,难保谢保长认为在下配不上给谢贺氏当义兄?”

  “这个,这个。”谢德书舔了舔干巴巴的嘴唇,尴尬一笑,却笑比哭还难看,“我还以为儿息妇高攀不上呢?”

  他以为自己吃定了谢贺氏,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出来。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黄东趁热打铁,盯着谢贺氏问道:“谢贺氏,汝是否愿意成为田掌柜的义妹?”

  “奴家,奴家高攀不上。”谢贺氏不敢抬头,低头小声说道。

  她虽然没有抬头,但是看到田亮锦衣貂毛,心里自卑之极。

  谢德书哈哈大笑,嘴角勾勒一抹冷笑:“老夫没有说错,她果然高攀不上。”

  黄东与田亮等人下巴差点掉在地下,没有料到谢贺氏竟然拒绝了。

  她娘家没有人愿意领取她回去,而她自己又不愿意成为田亮的义妹,事情就麻烦了。

  官府愿意帮助她没有找到由头,毕竟她现在还是谢家庄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