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犹太复国(续一)-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个倒有可能。”胡亮想了想,点点头之后突然又想起一个问道,“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定做一个汉人,这个非常关键。”

  蒲达想了想,点点头说道:“这个确实存在,不过你忘记一句名言。”

  “什么名言?”胡亮感觉自己跟不上他的节奏。

  蒲达意味深长地打量他一眼,说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下通过多年观察,子重是一心一意做汉人,未必能够答应。”胡亮是看着他长大的,知道他的志气与愿望。

  蒲达摇摇头,用一种低沉的声音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况且吾等二人太少了,不能代表犹太人。”

  “刚才有一个女人在后面偷听,她会不会把这个事情讲出去。”想到那个女人的尖叫声音,胡亮依然胆战心惊。

  蒲达摇摇头,肯定回答:“这个不会泄露,放心好了。”

  “如此就好,那个女人是谁,竟然在屏风后面偷听。”胡亮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蒲达想了想,说道:“子重家里没有丫环,估计应该是他的夫人,他的夫人自然不会泄露。”

  “子重的夫人如此厉害,这个是好事还是坏事?”胡亮有些担忧后宫问题。

  蒲达沉思一会儿,说道:“他的夫人是书香世家,温柔贤淑,是不可多得的那种贤妻良母。”

  “那她为何躲在后面偷听?这个不是贤淑女人做法?”胡亮听了,不禁皱眉。

  蒲达笑了笑,摇摇头:“说来这个与小圣人有关。”

  “什么,小圣人要求家里女人把男人管好吗?”胡亮想了想,好像小圣人从来没有这种说法。

  蒲达又笑了笑,摇摇头:“小圣人从来没有要求家里女人把自己官人管好,而是要求官商分开,害怕商人把官员拉下水。”

  “子重家境确实一般,没有丫环,就是那个下人也是自家子侄,原来是他家里娘子害怕吾等拉他下水。原来如此,害得在下担心将来后宫干政。”胡亮听了此话终于放心。

  蒲达点点头,笑道:“此人确实是一个清流,又是官员,在大宋治理过,对于以色列这种小国应该是轻车熟路。”

  说到后来,蒲达越来越严肃认真。

  “蒲公高明,现在第二步应该怎么走?”胡亮一边赞同,一边担心不已。

  蒲达略一沉思:“三天之后景夏会长送粮来西县,整个西部竹忽以他为首,法子应该很多吧。”

  “可是只是耶会长他们,不能代表西部的竹忽商人,如果去了子重那里,又要吃被驱逐出来。”胡亮眉毛一皱,眼里尽是担忧神色。

  蒲达点点头,淡淡说道:“这个在下早已考虑,已经信函一封,让耶会长多带些竹忽人来。”

  “如果都是竹忽商人,胡人一定会怀疑,不会放他们来西县吧?”胡亮还是担心不已。

  “明之担心有理,”蒲达点点头,“吾让耶会长以竹忽商人为主,汉人及色目人为辅。”

  胡亮恭恭敬敬一礼,敬佩说道:“蒲公高明,在下佩服。”

  蒲达一边抚须,一边喝茶,心里愉快之极。

  “汝现在才想起这些,早已日落西山,岂能办事?”但是此话他千万不能说出。

  三天之后,耶永华带着一众竹忽商人送着粮食来到西县。

  这些大大小小的竹忽商人,一共用百多人。

  蒲达不禁大喜,没有料到耶永华果然厉害,竟然把西部的主要竹忽商人带来了。

  胡亮向着蒲达拱手一礼,心里更加佩服。

  蒲达是西县竹忽会长,自然要作东。

  他的住宅有二三十亩,又是会长,在家里修建了一个会馆。

  会馆也有一亩的样子,中间是天井,四周是两层楼阁。

  正前面有一个台子,可以在上面讲话。

  它充分利用了空间,能够容纳上百人甚至好几百人。

  到了雨天,可以在楼台上面开会商议。

  如果是晴天或者阴天更好,大大的天井可以坐几百人也没有问题。

  正好今天是晴天,一百多竹忽商人坐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商议。

  耶永华作为汉中府的竹忽会长,当仁不让坐在台子主席位置中间,他身边分别是蒲达与胡亮。

  耶永华一直强势习惯,蒲达与胡亮倒也没有觉得不妥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